政       策

索引号: 9MB2965738T/2022-01602 发布机构: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生成日期: 2022-11-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 效 性:有效

对市十三届政协一次会议第33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2-11-25 16:13:31 浏览次数:
来源: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市教育局:

市民盟提出的《关于丰富小学课后服务项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宝鸡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是全省乃至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坚持建设文化强市、增强文化自信的总目标,以打造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为总抓手,持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6项,省级项目57项,市级项目124项,县级项目441项;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24人,市级传承人62人,县级传承人280人。

一、建设工作不断加强,为非遗进校园工作夯实基础

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同时,累计投资近1.3亿元新建改造3个县级非遗陈列馆(陈仓区、眉县、扶风县),建设凤翔泥塑园、千阳西秦刺绣产业园、秀萍绣庄,陈仓区翟家坡民间社火展览馆以及10余家民间非遗博物馆等。建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单位)1家,省级11家,非遗传习所54个,创建6个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1家。这些场馆全部实施免费开放,已成为我市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主阵地。

二、传承活动形式多样,为非遗进校园工作丰富内容

我们积极组织开展“研学游”“非遗进校园”等活动,通过亲手绘一个泥塑、制一个马勺脸谱、剪一个窗花、刻一个皮影的体验,激发各年龄层次学生参与非遗保护的浓厚兴趣。近两年,市县非遗展馆、工坊、传习所先后承接开展陕西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和我市中小学“研学游”“非遗普及周”、非遗进校园等活动500余期,参与学生10万余名。

三、加强能力培训考核,为非遗进校园工作提高成效

我们持续开展市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工坊年度考核工作,将非遗项目、传承人组织的培训、教学工作纳入考核内容,鼓励非遗传承人开展项目“研学”、社会实践、宣传推广等工作。同时,市县先后组织举办非遗项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非遗爱好者、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等各类培训400余期,培训近2万人次。举办刺绣、泥塑“非遗助力扶贫”等培训班20余期,培训留守妇女、贫困妇女4000人次,助力脱贫攻坚。推荐100多名艺人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在北京、上海、西安举办的泥面塑、木版年画(雕刻)、刺绣等各类传承人培训班,努力提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非遗进校园的传承技能、传习水平和师资能力。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