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索引号: 010805451/2023-00810 发布机构: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生成日期: 2023-08-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 效 性:有效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46号
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3-08-16 14:48:51 浏览次数:
来源: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类别:B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签发人:高晓博

宝乡振函〔2023〕55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46号

建议的答复函


市民建: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对我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第4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四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全市“一四五十”战略和“十项重点”任务,盘活禀赋要素资源,科学精准优化布局,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全市重点发展以粮油、乳业、猕猴桃、苹果、生猪、蔬菜(含食用菌)、中药材(含林麝)、中蜂等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不断提升优势农产品竞争力、品牌力,持续推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高位谋划,夯实产业振兴职责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求,及时组建了全市产业振兴工作组办公室,制定印发了《产业振兴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部门任务,积极发挥牵头部门职责,定期开展联席会商,及时跟踪问效,保障农民群众产业收益,促进产业振兴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巩固成果,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宝鸡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完善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逐步提高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发展比例,从2023年开始达到60%以上。并指导各县区围绕主导产业,推动财政支持、金融服务、用地保障等扶持政策落实,全力做好特色产业发展。

三是扛牢责任,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增效益,新建成高标准农田56.43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91.99万亩,持续开展防止耕地“非粮化”和撂荒地治理,全市治理撂荒地34.9万亩,夏粮面积比上年扩种27.2万亩,增长31.7%。开展小麦抗灾强管百日行动,实施秋粮抗旱保苗行动,开展粮食机收减损监测及技能比武,投入农机具10.1万台,实现颗粒归仓。建立小麦高效节水千亩示范方13个、夏玉米高产万亩示范方15个,建立小麦玉米“吨半田”示范点11个,全市粮食面积达到455.19万亩、总产146.73万吨。

四是扩能增量,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按照全市8条重点产业链年度实施方案和重点任务,重点实施优果、扩菜、强畜等各项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特色蔬菜,实施奶牛、奶山羊“双奶源”驱动,推进中蜂、肉牛、家禽和大水面生态渔业、高山冷水鱼养殖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建设高标准农田191.9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55.19万亩,粮食总产146.73万吨,实现“十九连丰”。全市果品面积稳定在100.2万亩,产量157.1万吨;大力发展特色蔬菜,建成岐山“一碗面”特色蔬菜、陇县“线辣椒”等示范基地6个,全市蔬菜面积72.5万亩、产量172.6万吨。蔬菜面积72.5万亩,蔬菜产量172.6万吨;全市存栏奶山羊88万只,存栏生猪72.6万头;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新发展百箱以上中蜂养殖场、基地23个,新增中蜂3.1万群,创建全省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1个,全市中药材面积达到22万亩。

五是延链补链,加快产业融合步伐。出台《加快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发展基金,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水平,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12个,实现农产品加工园区县区全覆盖。全市12个园区聚集食品加工及配套企业204户,实现产值303.64亿元,利润13.29亿元,上交税收4.8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个,吸纳从业人员3.82万人。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坚持规模化打造猕猴桃、苹果、奶山羊、高山蔬菜精品示范园,目前,陇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千阳县和凤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部省命名,全市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产业园3个,获批在建省级产业园4个、市级7个。扎实推进农旅融合发展,策划实施休闲农业“十百千万”活动,眉县汤峪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家休闲农业示范点入围国家3A级旅游景区,1家入选全国农耕文化实践营地,11条线路入选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精品线路,评选市级“美丽休闲乡村”10个。2022年,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预计接待游客1553.9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1.27亿元。

六是搭建平台,开展产业发展指导服务。搭建“横向联动”服务机制,选派211名农技人员“一对一”进驻211个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重点开展政策宣传、市场帮销、项目联系等指导服务,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2022年,累计开展服务6654次,推广新优品种419个,解决实际问题2088个。

对贵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讨论,积极借鉴采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继续以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围绕全市全市“一四五十”战略和“十项重点”任务,聚力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八大行动”,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围绕粮食、乳业、猕猴桃、苹果、生猪、蔬菜六大优势产业,实施粮食安全保障行动,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451万亩、产量保持在145万吨以上。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畜牧扩能增量,围绕奶业发展,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奶源供给能力、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果业提质增效,全市苹果面积稳定在5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以上,支持林下经济、特色果蔬和水产养殖,推动中蜂、中药材、林麝、花椒、核桃、甜柿子、冷水鱼等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大力实施规模经营壮大行动,加快现代农业规模化、园区化进程,持续推进陇县和千阳县奶山羊、眉县和岐山县猕猴桃、千阳县苹果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培育强镇强村,每个县(区)打造1—2个产业强镇。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持续推进“十园百企千亿”工程,提升12个加工园区建设水平和承载功能。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鼓励农业企业发展生态涵养、休闲体验、文化传承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建设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产增收,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和特色食品名城、谱写宝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打好坚实基础。

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支持。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2023年7月24日



(联系人:王兵强,电话:3261771)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