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索引号: 010805451/2023-00816 发布机构: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生成日期: 2023-08-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 效 性:有效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11号
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3-08-16 15:08:25 浏览次数:
来源: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类别:A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签发人:张芳文

宝乡振函〔2023〕32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11号

提案的答复函


市农工党:

《关于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提案》(第11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聚焦全市“一四五十”战略和“十项重点任务”,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重中之重,把乡村文化建设、消费扶贫、乡村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举措,强化统筹,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一、突出重点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持续提升特色产业优势。截止目前,改造提升低效果园9.8万亩,建成特色菜示范基地8个,全市蔬菜面积55.2万亩、产量79万吨,水果、蔬菜预计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和9.9%。建立中省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5家,新改建规模养殖场30个,引进国外良种奶山羊2500只,全市新增奶山羊12万只,奶牛存栏稳定在9万头。新改建畜禽规模养殖场50个,预计肉、蛋、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3.6%、7.3%和8.7%。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9.78万亩;生产食用菌4500余万袋;蜜蜂存栏32.6万群,蜂蜜产量达到1.1万吨。二是培优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全市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收入5万元的村增长7.6%,占比达到65%。开展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测认定,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4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9家,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3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社7个。实行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动态管理,全市家庭农场达到6731家。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支持力度。截止目前,全市使用中省市衔接资金9亿元,开工项目607个。积极争取中省投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赈济模式创新拓展项目1个、示范项目3个、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14个。

二、抓好电商帮扶,畅通产销渠道。一是打造三级电商物流网络。抢抓国家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创建机遇,先后争取资金2.05亿元,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9个、镇级服务站74个、村级服务点509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覆盖,形成了贯通县镇村三级的电商物流体系。二是继续组织开展“直播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暨宝鸡特色产业电商直播活动,聚焦臊子面、擀面皮等地方美食及特色农产品,组织优势电商企业及网红主播开展矩阵式直播活动。今年计划组织全市5个县区电商产业园459个电商直播间,开展“直播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暨宝鸡特色产业电商直播活动。三是开展电商人才培训。继续在全市范围内举办电子商务人才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引导基层干部、涉农企业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学习掌握电商运营、短视频剪辑、抖音直播等技能,进一步提升电商促消费潜力。

三、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一是规范村规民约。市民政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评选工作的通知》,指导村(社区)按照法定程序修订完善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800多个。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市文旅局下发了《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办法》,指导县区做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范提升设施管理利用水平。落实市县财政每个行政村每年4000元管理经费,保障农村公共文化中心常态化开放。三是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市文旅局组织第六批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第一批市级非遗项目传承单位评选工作,评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8个、传承单位7个。启动话剧《面皮》排演,创作编排《群发也是情》等多个小戏小品,完成“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1092场,用文艺力量助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截至目前,全市乡村振兴系统在中央主流媒体发布信息314篇,在省级主流媒体发布信息586篇。同时,积极发挥市级媒体作用,在宝鸡日报开设乡村振兴专刊,逐县区进行宣传报道;在宝鸡电视台、宝鸡新闻网等媒体开设“乡村振兴进行时”“美丽乡村行”等专题专栏节目,每周分批次推送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五大振兴有关信息。二是多部门联动开展宣传。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联动开展宣传,积极推送本部门、本行业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信息。市委宣传部在“宝鸡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乡村振兴》专栏,不定期推送全市各级组织振兴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已推出4期《乡村振兴》专栏;市农业农村局利用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宣传产业产业振兴工作,展现致富带头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乡村产业的先进事迹;市文化和旅游局结合乡村振兴主题编排舞台剧,全面宣传工作成效,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三是引导社会参与扩大宣传面。与市委网信办积极对接,联系市域内网络大V,知名自媒体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开展网络宣传,有效宣传推广了太白高山蔬菜、千阳苹果、陇县羊乳等特色产业,推介了七彩凤县、陈仓老街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增加了社会知名度,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围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感谢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2023年5月15日



(联系人:方华,电话:3261773)

抄送: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