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0805451/2023-00825 | 发布机构: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
生成日期: 2023-08-16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 有 效 性:有效 |
类别:B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签发人:高晓博
宝乡振函〔2023〕58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272号
提案的答复函
豆建礼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鼓励农民工就近就业的提案》(第27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关于对农民工就近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创造更多的农民工就业创业机会,促进返乡人员就地就近就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规模、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务实之举。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和政策保障体系,提高站位、聚焦重点,精准施策、集中发力,有力推动了农民工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脱贫人口务工规模有上升。今年以来,我市紧扣“三个年”活动要求,坚持把稳岗位就业作为保民生兜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按照“机制保障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培训提升就业、园区承载就业、兜底安置就业”的全链条就业帮扶工作思路,健全体系,压实责任,确保就业帮扶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外出务工26.4万人,完成省上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02%;落实一次性务工交通补贴发放484万元;其中搬迁脱贫劳动力务工人数1.3万人,占比95%;近年来,共培育脱贫村致富带头人3110人,平均每个脱贫村3.5名,致富带头人培训开班41班次,培训1488人。
二、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有新增。一是促进帮扶车间吸纳就业。近年来,我市依托中省支持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措施,结合实际大力发展培育帮扶车间。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帮扶车间132家,全部正常运行,为移民搬迁安置点、部分社区和村组脱贫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共吸纳群众就业689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1686人。二是加大整合公益岗位。用活“管护岗位”,用好“公益专岗”,用足“乡村公岗”,今年来,针对返乡回流脱贫劳动力和不能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公益岗位共安排脱贫人口及防返贫监测对象就业1.32万人,带动脱贫劳动力持续增收。三是推动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制定《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县区建立和完善乡村工匠培育机制,挖掘培养、传承发展、提升壮大一批乡村工匠,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脱贫劳动力创业就业。
三、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帮扶工作。制定下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意见》,指导县区在适合发展庭院经济的地方,谋划一批庭院经济重点项目,符合条件的按程序纳入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我市在“土特产”三个字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千阳刺绣”“凤翔木板年画”“凤翔泥塑”等一批“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千阳刺绣带动1.2万人从事刺绣产业,凤翔泥塑产值4200万元。
四、强化村级光伏电站后续管理。严格落实中省关于“光伏收益的80%用于支付公益岗位和小型公益事业劳务支出”的有关规定,截止目前,全市137座光伏帮扶电站共结转当年发电收入264万元,设置公益岗位1281个,支付公益岗位工资211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完善落实有利于农民工等人员的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多渠道、全方位促进返乡就业,拓展返乡创业增收渠道,提升返乡就业创业水平,不断开创返乡就业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新局面。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2022年7月24日
(联系人:王兵强,电话:3261771)
抄送: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