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索引号: 010805451/2023-00831 发布机构: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生成日期: 2023-08-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 效 性:有效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354号
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3-08-16 15:43:24 浏览次数:
来源: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类别:A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签发人:高晓博

宝乡振函〔2023〕34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354号

提案的答复函


吕怀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第354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配合市委组织部从县级以上部门单位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持续开展驻村帮扶,扎根乡村一线固成果、抓发展、促振兴,实现了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一、抓机制完善,促责任落实。下发《宝鸡市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工作的七条措施》等指导性文件,健全精准选派、加强培训、从严管理、关爱激励常态化驻村帮扶机制,组织108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持续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做到干部不缺位、工作不断档。

二、抓精准选派,促尽锐出战。实行驻村干部前置审批备案制度,严把政治、能力、作风“三过硬”选任标准,确保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最优秀干部派到乡村振兴主战场,全市选派的667名驻村第一书记、1274名驻村工作队员中,具有农村工作经验、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上有一技之长的占70%以上。坚持先定村、再定人原则,把熟悉基层党建工作的干部派到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把具有基层治理经验的干部派到矛盾纠纷突出村,把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派到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切实做到因村派人、科学组队。

三、抓培训赋能,促本领提升。市县两级每年举办驻村帮扶专题培训班,推行“赛马制”“擂台赛”“登台赛讲”等做法,激励驻村干部学着干、争着干、主动干。编印巩固衔接《政策汇编》和《工作导引》,采取模板、清单式推进方式,指导驻村干部结合实际,抓好帮扶任务落实。2022年以来,各县区开展现场观摩活动27场次,有力激发了广大驻村干部的创新创业热情,引进产业项目349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96个,帮助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项目6104个。

四、抓激励保障,促担当作为。坚持关心关爱强保障,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健康体检、走访慰问等关心关爱行动,落实驻村生活补贴、通讯补助、交通补贴,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明确“三个优先、一个不占”政策,对考核优秀的驻村干部,提拔使用优先考虑、专业职称优先晋升、遴选选调优先推荐,单列驻村干部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不占派出单位评优指标,2022年,全市提拔重用驻村干部276人,树立了鲜明导向。实行派出单位与驻村干部所在村责任捆绑,探索建立“两单两制”(帮扶单位任务清单、帮扶干部责任清单、季度现场观摩制度、季度通报点评制度)推进机制,进一步压实单位定点帮扶和干部驻村帮扶责任,强化过程管控,凝聚工作合力,帮扶成效得到全面彰显。2022年以来,全市1941名驻村干部协调1085个派出单位落实帮扶计划,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637.1万元、引进资金4.2亿元、实施项目911个,购买帮销消费帮扶重点产品1.91亿元,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0061件,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普遍欢迎。

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引育并举,推动人才向乡村流动。2022年共招录县以下机关公务员623人、选调生36人,招聘县以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890人,全面充实基层人才队伍。向5个脱贫县选派农、林、水、牧等行业领域“三区”科技人才82名。持续开展“百名专家人才下基层”活动,第二批选派的109名专家人才与110个基层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一对一”结对帮扶,帮助基层引进项目28个、资金3018万元,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09个,帮助解决技术难题234个。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主线,持续开展驻村帮扶,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宝鸡市乡村振兴局

2023年6月6日



(联系人:惠朝晖,电话:3262878)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