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30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3-08-21 16:31:44 浏览次数:
来源: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类别:A

                                                                   宝文旅函〔2023〕30号       签发人:武 云

市民盟:

贵盟提出的《关于加强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第3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全市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提案客观全面的分析了全市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将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逐步予以解决。

近年来,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紧贴全市文化旅游工作实际,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紧缺人才,鼓励创新创造,加强对外交流,全市文化旅游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强化顶层设计,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是强市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近年来,我们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夯实人才集聚平台、创新人才引育模式、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有序推动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升全市文旅人才队伍质量。一是健全机制体制,打造引才高地。我局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引进有关扶持政策的同时,针对艺术创作、非遗传承、文创产品研发、运营管理等文旅高端领军人才和专业型技能人才引进,科学分析研判,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制定了《宝鸡市“十四五”建设区域旅游休闲度假中心规划》,对“十四五”期间文旅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从队伍建设、智库培养、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我们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宝鸡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对实施人才兴旅战略进行了说明,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设计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并制定了《宝鸡市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暂行)》,对优秀导游、文旅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人才引进予以奖励扶持,为高质量建设文旅人才队伍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用好职称评价,激发人才动力。职称作为衡量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和水平的标杆,承担着指导和激励专业人才的重要功能。近年来,我们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职称评定模式,突出工作实绩和创新能力,围绕“评什么、谁来评、如何评、怎么用”这四个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对在全市文化旅游工作一线业绩突出、善于创新创造的专业人才,在职称评定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激励全市文旅专业人才深入基层办活动、脚踏实地搞创作,切实做到让“干得好的评得上、评得上的用得了”。截至目前,全市文旅系统共评定中级职称134人、副高职称31人、高级职称7人。三是抓好示范引领,树立人才标杆。高度重视全市高精尖优秀文旅人才培养,充分挖掘全市文旅专业人才和乡土能人,积极参评“三五人才”“拔尖人才”“乡村文化旅游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专项人才认定,培养文旅领域技术带头人,树立示范典型,不断提升宝鸡文旅人才含金量。截至目前,全市共申报培养“三五人才”2人、“拔尖人才”5人、“乡村文化旅游能人”9人、国家和省市级非遗传承人94人。

2.丰富培养方式,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我们以优化全市文旅人才队伍结构为出发点,狠抓培训,深化交流,全力提升文旅人才能力素质和总体水平。一是抓好基层文旅骨干队伍培训。从2013年开始,我们针对全市贫困地区、文化旅游重点县,连续10年争取国家“三区”文化人才扶持资金1240万元,为眉县、扶风、麟游等贫困县、旅游重点县乡镇招募文化旅游志愿者482人次,开展专题培训83场次,培训基层文旅工作者5000余人次。同时,近年来,我们还结合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遗传承等工作,每年在各县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不少于3场次,不断提升基层文旅工作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繁荣基层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抓实旅游行业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我们大力实施“微笑服务”行动,建立旅游企业“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制度,围绕涉旅行业服务人员、景区导游、讲解员、农家乐经营户等,坚持每年至少开展1次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行业从业人员能力素质,以微笑服务、文明服务引领宝鸡旅游品牌建设。三是加强优秀文旅人才进修培养。全力争取推荐全市景区景点、文艺演出、涉旅行业等中层以上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参加全国文艺评论高层次人才、全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等中省研习班,近三年累计参加11期、培训120人次,为全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积极参加省文化和旅游厅选派进修、陕西文学艺术创作“百人计划”,选派非遗传承、文化旅游能人等本土高层次人才交流学习、开拓眼界,充分发挥高端文旅人才的“头雁效应”“品牌效应”,现已建成神马演艺、西秦刺绣、凤翔泥塑等一批品牌文旅产业项目,进一步带动区域文旅产业向精细化、差异化、产业化发展。

3.多措并举聚才,厚植文旅人才土壤。“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我们围绕壮大文旅人才队伍,抓引进、强合作,多维度提升人才供给。一是抓招录,深化人才引进。充分利用公务员遴选、事业单位招录选调、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等形式,积极申报用人计划,为全市文旅系统选聘优秀人才。机构改革以来,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共招录、选调各类文旅人才38人,引进研究生学历高层次人才6人,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旅专业人员280人充实到游客服中心、美术馆、图书馆等窗口单位,后备文化干部梯队更加完善,专业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二是抓培养,强化校地合作。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下,我局与西北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分别就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文化创意合作及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市戏曲剧院、宝鸡剧院积极与省戏曲研究院、陕西职业艺术学院、兰州城市学院、西安演艺集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等高校和专业文艺院团对接,签订了人才定向培养协议,计划5年内定向培养专业人才80名,为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走出去,加强人才交流。立足国际旅游交易会、丝绸之路博览会、陕西省艺术节等中省对外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全市文创企业、文艺院团、景区景点“走出去”推介交流、文艺展演,不断丰富文旅人才经历、开阔视野、学习交流,不断增强业务技能。先后推荐6名优秀秦腔演员参加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受到文化和旅游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既展示了宝鸡风采,又促进了人才成长。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贵盟提出的有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加强培养交流,鼓励创新创造,重点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健全机制体制,灵活人才引进。一是健全培养机制。对全市现有文旅人才情况进行摸底,全面掌握全市文旅人才队伍数量、结构、分布,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教育培训机制、选拔使用机制、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后备力量。二是补充新鲜“血液”。探索灵活多样人才引进奖励扶持政策、选人用人办法,通过落实文旅人才专项岗位、面向社会公开选聘、返聘专业退休干部、招募文旅活动志愿者、鼓励社会文旅人才兼职等多种方式,为全市文旅人才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三是加强高层次、急需紧缺文旅人才引进。按照“内育外引”原则,按照《宝鸡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规划,对紧缺、特殊、高层次文旅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给予一定扶持政策,针对性加强旅游管理、舞台艺术等人才的补充。

2.加强人才培养,打造过硬队伍。一是实施文旅人才库工程。分批在全市聘用100位文旅专家,建立老中青文旅人才梯队,开展文旅名家大讲堂、文旅专家进基层等活动,鼓励设立“名家工作室”“名家名作展厅”,打造宝鸡本土文旅人才品牌。对承担重大课题、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的文旅领军人才给予适当资助。二是实施基层文旅人才培养工程。研究制定基层文旅人才培训规划,对全市基层文旅人才开展专业轮训,通过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结合全市“三个年”活动,选调优秀干部到上级对口单位学习锻炼。同时,表彰一批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优秀文旅人才,树立示范典型,激发人才活力。三是实施高层次文旅人才传帮带工程。建立高层次非遗、文旅能人等人才传帮带机制和传帮带项目,通过项目帮带、定期交流等形式,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对青年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人才质量。一是举办名家讲坛。定期邀请全国、全省文旅专家学者来宝举办专题讲座、开办培训班,搭建与专家、名家学习交流的平台,让全市文旅人才队伍能够及时接触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二是基层挂职锻炼。通过“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选派优秀中青年文旅人才到基层锻炼,加担子、压责任,让他们深入生活、深入实际、贴近群众,在服务基层的同时,积淀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三是选派深造学习。积极争取中省培养项目,每年从现有人才队伍中选派符合条件的人员到高等院校或其它专项培训机构进行深造学习,提升文旅人才专业技能,打造文旅精兵。

我们将继续努力,持续加大文化旅游行业人才引进力度,不断优化人才结构,补齐人才短板,壮大人才队伍,努力为我市“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贡献新的力量。感谢您对宝鸡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8月14日


(联系人:李杨,电话:326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