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陕西省人民政府
部门导航
繁体
无障碍
智能机器人
登录个人中心
退出
无障碍
智能机器人
个人中心
简体
本站
本站
全市
搜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媒体矩阵
顶部
宝鸡古称陈仓,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嘉陵江源,建城于公元前762年,公元757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称宝鸡,是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是中华文化重要支脉——宝学(宝鸡之学)所在地,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余年建城史。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社火之乡,周秦文明发祥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宝鸡市地处陕西省关中西部,东经106°18′~108°03′和北纬33°35′~35°06′之间。东连咸阳和杨凌示范区,南接汉中,西北与甘肃省的天水和平凉毗邻。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关陇西阻北横,渭北沃野平原。东西长156.6公里,南北宽160.6公里,总面积18117平方公里。
查看详情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宝鸡地区的行政建置,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最早为郡领县。东汉中平六年(189),分扶风郡于雍置汉安郡,领有雍、眉、汧、陈仓、隃麋等县。中经魏晋,于前秦甘露元年(359)置武都郡,领有雍、汧、眉、漆、美阳等县。这两次的郡领县,时间短、范围小。北朝以后,为州领郡、郡领县体制,且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局面,范围有所扩大。隋唐时期,时而废郡设州,时而废州设郡,后仍以郡领县。宋明以后沿袭唐的凤翔府之置,以府领县取代郡领县直至清末。民国时期,州郡之制被废。由陕西省设行政督察区实行对县的领导,仍保持以关中西部地区为基本范围。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宝鸡专区时设时撤,最后一次撤销是1980年的地、市合并,改为市领导县的体制。从此,市作为一级政权,对县实行全面的建设和管理。
查看详情
地貌气候
地貌气候
宝鸡南屏秦岭,西横关陇,渭水中流。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尖角开口槽形的特点。山、川、原兼备(山地总面积占56%;丘陵占26.5%;川原占17.5%),呈“六山一水三分田”之势,巍峨峻峭的秦岭群峰与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互为映衬,构成了宝鸡市的地貌主体。境内的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是中国大陆东部的最高山峰。宝鸡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全年的气候变化受制于季风环流,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干冷少雪,夏季炎热干燥和温热多雨交替出现,春季升温迅速而气候多变,秋季降温快多连阴雨。光、热、水资源较丰,年日照1860~2250小时,年平均气温7.6℃~12.9℃。宝鸡市年平均降水量在590~900毫米之间,是关中地区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查看详情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2023年,宝鸡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22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1:56.4:34.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1%。财政总收入283.34亿元、比2022年增长13.9%,财政支出418.77亿元,比2022年增长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48元,比2022年增加2060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84元,比2022年增加1399元,增长8.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7.2万人。
查看详情
宝鸡专区改领11县,1950年10月11日改宝鸡分区为专区,改为宝鸡市(地级市)领11县2区,时领宝鸡、凤翔、岐山、扶风、千阳、陇县、眉县、凤县共8县和宝鸡市(县级市),领宝鸡、凤翔、岐山、扶风、麟游、武功、眉县、凤县、千阳、陇县、太白共11县和宝鸡市(县级市)。
宝鸡大戏唱响宝鸡故事
孔丘弟子燕伋筑台望鲁敬恩师
宝鸡如何赓续地名文脉?
探源中华文明塑造文化品牌——宝鸡“周秦文化及文物保护利用”调研
伯各卣
西汉传授《诗经》的大儒徐敖
吴山
周文化景区
茵香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