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岐山县蔡家坡镇,一张无形的“网格”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社区事务有人管、群众诉求快响应、安全隐患早排查。近年来,蔡家坡镇以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通过科学划分网格、配强网格力量、优化服务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让“小网格”托起百姓“大幸福”。
科学划网:一张网格兜起大小事。“过去反映问题得跑社区,现在网格员直接上门解决!”家住蔡家坡镇陕九社区的居民王阿姨对网格化管理赞不绝口。这样的变化,源于蔡家坡镇对网格划分的精准设计。全镇辖26个村312个村民小组和9个社区157个居民小区网格,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划分网格,覆盖居民小区、商业街区、工业园区等不同区域。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层层筛选网格员,邀请退休干部、老党员等“能人”担任网格长,不断充实网格力量,形成“1+N”服务矩阵,确保“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
智慧赋能: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各村(社区)以水电工、医生、律师等专业人才为主,建立“能人档案”,组建“网格能人库”,群众可以随时获取专业帮助,问题解决效率提升60%以上。“手机拍照上传微信群,路灯当天就修好了!”陕九社区网格员小张将居民反映的问题实时上传至社区工作群,做到及时派单迅速解决。蔡家坡镇整合综治、城管、民政等多部门资源,构建“发现—上报—处置—反馈”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网格员累计采集更新人口信息1.3万条,排查安全隐患178件,化解矛盾纠纷65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
服务升级:网格里办成暖心实事。网格化管理不仅在于“管”,更在于“服”。蔡家坡镇推行“网格+民生”模式,组织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为独居老人代购药品、帮留守儿童辅导作业、替务工人员代办证件……网格员们用“铁脚板”走出“民情台账”,用“热心肠”换来群众口碑。 “以前觉得网格员是‘管理员’,现在才知道是‘贴心人’!”开发区社区居民李大爷感慨道。今年以来,全镇网格员累计代办便民事项1200余件,开展政策宣传80余场,惠及群众超3万人次。
蔡家坡镇在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中,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服务模式,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服务居民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岐山县将深化网格化与数字化融合,探索‘网格+党建’‘网格+产业’等新模式,让网格成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从“治理”到“智理”,从“被动”到“主动”,蔡家坡镇正以网格化管理“一根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