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创新医保管理模式,优化经办服务流程,提升大数据管控能力,保质保量落实好门诊慢特病政策,着力打造“医保护航幸福宝鸡”品牌,持续提升参保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管办协同,凝聚大医保制度合力
宝鸡市统筹考虑县区之间、市县之间医保服务格局的差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同时引入中国人保财险宝鸡分公司和中国人保健康宝鸡分公司参与门诊慢特病经办工作,科学划分慢特病经办区域,分片经办13个县区和市本级相关业务,打造医保部门统一管理、商保机构分区域经办的“一点、两线、多区域”管办分离新模式,实现医保经办和商保机构协同发展、互补互促,多种资源深度合作、协作竞争、融合发展良好格局,持续提升医保服务能力。
优化流程,融入大民生服务体系
民生大事体现在医保服务的便捷度与公平性之中。宝鸡市畅通慢特病申报途径,提升保障水平,将医保服务融入大民生服务体系。实行“多通道”申报。实现线上、线下或申请上门认定。线上通过宝鸡医保公众号“慢病申报”模块申请,线下在确定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机构申报,对年纪大、行动不便、失能卧床且不具备线上申报条件的参保群众,由本人申请,组织专家上门或利用远程智能鉴定的方式,为参保群众完成鉴定工作,极大地节省了参保群众的时间和精力,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医保温度。实行“双盲”审核。鉴定模式采取在线“双盲”鉴定模式,有效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杜绝了人情鉴定、关系鉴定等问题,从而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每一份病历都在相同的标准下接受审核,每一位申请人都能得到公平对待。不仅维护了医疗保障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更切实保障了群众的正当权益。开展“送药上门”服务。依托第三方经办机构网点优势,为行动不便的群众和老年人开展门诊慢特病“送药上门”服务,有效解决慢特病患者日常用药问题,让服务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真正打通服务乡镇群众“最后一公里”。
数智赋能,打造大数据管控模式
宝鸡市认真落实国家医保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宝鸡作为全国医保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建立“一个平台、三个环节、六大功能、六个优化”1366定点零售药店智慧医保监管模式,依托进销存“一库化”管理和追溯码全流程应用,全面杜绝回流串换药品等违规问题,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有效破解零售药店医保监管难题。平台上线以来,零售药店购药总费用减少1.5亿元,下降48%;医保基金支出减少4664万元,下降40%;慢特病各病种基金使用率低于60%,有效保证基金安全。该做法被新华社、《中国医疗保险》杂志报道,获评年度陕西省营商环境突破年典型案例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