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阳平镇野寺村的生猪养殖远近闻名,但养猪场带来的污染,影响着周边群众的生活。如何既让群众致富,还能保护环境? 9月 11日下午,记者在野寺村了解到,针对环境污染问题,镇村在加快环境治理的同时,鼓励群众发展其他产业,拓宽致富门路。
野寺村村民历来有养猪的习惯,生猪养殖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养猪场产生的气味影响着周边的群众,并且养殖废水对渭河水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是我市收到的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之一。为加快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改善野寺村环境污染问题,阳平镇及野寺村干部对养殖户逐户做工作,引导养殖户缩减养殖规模,减少存栏量;在村域内修建了野寺污水处理站、阳平生活污水处理厂、尿液污水三级贮存沉淀池等,增强污水净化处理能力。在减少生猪养殖规模的同时,镇村加大技能培训,鼓励群众发展大棚菜、食用菌等,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目前,已有 17户养殖户放弃养殖生猪,从事其他行业。
当天下午,副市长武军一行来到阳平生活污水处理厂、清姜河第二水厂等地,详细了解野寺村环境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第二水厂水源地保护情况。武军要求陈仓区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加大整改力度,加快阳平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争取早日投用,不断提高区域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强化水源地保护工作,针对清姜河周边的特殊情况,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胡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