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
宝鸡市开发建设“一网通办”招生平台,对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零证明”“掌上办”,惠及主城区166所中小学、3.2万名学生,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加强顶层设计。市教育局、市数字经济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等部门通力合作,以义务教育招生“一网通办”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动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流程,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在政策研判、需求分析和技术论证的基础上,印发《宝鸡市义务教育招生改革及“一网通办”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健全一整套机制、出台一揽子方案、提供一体化服务,全力推动义务教育招生“一网通办”改革。
加强信息调用。8月1日至5日,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平台正式开通运行,全市6万多名学生顺利完成线上报名。为保证“一网通办”改革平稳落地,今年仅对金台、渭滨、陈仓、高新等4个主城区实施信息自动调取,家长在线上提交身份基础信息,平台自动提取房产等信息,家长在半小时内即可完成报名流程,待后台审核通过后,即可在手机端获取入学通知,基本实现“网上申报,后台审核,一次办理”。其他县区实行“线上提交资料”与“线下现场审核”相结合,报名效率大幅提升。
加强技术支撑。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行“市级统筹,以县(区)为主,属地管理”工作机制,依据《宝鸡市2023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方案》,明确市教育局、县区教体局、中小学校三级权限,由平台提供“采数——取数——用数”服务体系,实现扁平化、高效化、智能化。平台以“智能”和“高效”为原则,构建管理简单、界面简洁、操作简易的应用体系,让各终端使用者更便捷、数据管理更可靠,报名过程中性能稳定、并发量高,未出现网络卡顿、程序崩溃等现象。
加强智能引导。平台以企业微信为操作系统,开通“义务教育学校报名招生”端口,学生家长只需关注市教育局官方公众号,即可查看招生信息并进入报名入口。家长填报孩子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后,自动进入学生信息、户籍信息、监护人信息、居住信息等页面,平台实时核验身份证号的准确性,自动检查出生日期是否符合入学年龄,并弹窗提示。家长选择不同批次类别后,平台自动弹出政策释义,对应显示提交材料要求等,并自动匹配对应学校,切实解决原有招生模式下数据量大、审核烦琐等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