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
今年以来,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高新执法大队围绕宝鸡市“三个年”活动,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创新“规范+服务”的城市治理理念,“进社区”倾听群众的呼声、“进企业”帮企业排忧解难、“进工地”指导项目规范化管理,解决了近百件民生领域问题,同步提高了执法效能和服务群众能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工作细微处下功夫,用点滴真情,汇聚起为民服务的暖流。这是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高新执法大队开展“城管三进”活动,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提高执法效能和服务群众能力的生动描述。
一、进社区 服务群众“零距离”
今年,高新执法大队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城市管理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在借鉴天玺路社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服务范围扩大到和谐路、渭水苑、昌盛路3个社区。采取“三进”措施,建立社区工作站、设立城管工作岗,赋予了城管人员新职能,创设了社区治理平台新作用,构建起城管+社区+小区的共驻共建共促治理新格局。健全便民联系卡,现场收集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协助小区解决私搭乱建、楼宇广告张贴、非机动车乱停放、损绿毁绿等乱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义务理发;对小区及街道商户进行经济普查登记造册;宣传动员发放各类《倡议书》、挂牌督办群众投诉等等,这一系列服务群众的小事,是高新执法大队开展“城管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缩影。
截至目前,高新执法大队开展系列活动16次,查处解决餐饮油烟、噪声扰民案件12件次,清理规范商户违规占道经营行为11起,现场收集、协调处置群众反映问题20余件。
二、进企业 优化环境增添活力
如何维护良好的市容管理秩序,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一直是高新执法大队摆在首位的问题。
高新执法大队积极探索以“规范+服务”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按照物管部门初审、城管把关的模式,逐步提高精细化服务质量,打造、门头牌匾标准、侧招灯箱统一样式等,提前介入对城市管理相关内容进行规范。与吾悦广场、宏欣国际负责人开展恳谈,着力突出“服务特色”,创建了吾悦“雍城集”夜间经济示范街和吾悦广场汽车后备箱百货集市、宏欣国际烧烤广场在特色商业街区。从小吃商业街、烧烤广场、后备箱百货集市到大型商场购物,实施一体化一站式服务。通过激活高铁新城商业圈,展示了企业形象,突出宝鸡文化特色,做到了管得住,管得好,逐步提高了精细化服务水平质量,优化了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三、进工地 督促规范文明施工
秋冬季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期。为此,高新执法大队从日常工作着手,加强与环保、住建、公安、消防等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联管联控。
高新执法大队率先在高新区选取两个建筑工地建立“城管进工地”工作站,紧盯问题抓落实。以高新区某项目扬尘治理标准化建设工地为样板,多次召开现场会,引导建设单位学习。采取现场检查和当面纠改相配合的方式,加大项目建设扬尘噪声污染检查次数和纠违力度,形成了一套管理标准。同时创新“互联网+执法”智能化办案模式,拓展了手持式时时监控,车载现场影像传输、飞行器高空取证、控制中心现场派发任务等功能,推进“一体化”办案程序,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效率。在建筑工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持续巡查检查工地300余次,约谈建筑工地84家,下发《责令改正》5份。对存在的问题24家建设单位进行约谈,并下发《责令改正》,并对12家扬尘治理不到位的单位进行了立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