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典型案例丨千阳县:“三送一解”激活力 纾困解难促发展

来源:宝鸡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06 14:25

今年以来,千阳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把“三送一解”联企帮扶作为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抓手,建立“一企一组”包抓机制,突出县级领导带头、部门协同联动,集中时间节点开展入园进企服务活动,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经营主体7951户,个体工商户6109户,企业1488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户。1-7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5.1%,累计争取中省市到位资金11.07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个。

一是围绕企业所需送政策,送到“家门口”。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千阳县民营企业恳谈会议机制(试行)》等文件,编制《千阳县惠企政策指南》,涵盖金融扶持、营商服务、政策保障等8个板块158项内容,逐步完善惠企政策全链条全流程服务机制,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等多种方式,构建政策兑现“直通车”,全面推动国家和省市一揽子惠企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出台《千阳县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扶持奖励办法》,设立扶持奖励基金,鼓励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效。指导全县1307个经营主体注册“陕企通”服务平台,实现“诉求一键提”“政策一站通”“服务一网汇”。

二是围绕企业所盼送服务,帮到“心坎上”。制定《千阳县提升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方案》《千阳县中小微企业“十百千”培育行动方案》,坚持由企业上门“要服务”向政府上门“送服务”转变。强力推行中小微企业“十百千”工程,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动新旧动能转化,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提质增效、新生企业快速成长。截至目前,培育省级民营经济转型示范企业1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户、高新技术企业1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10户、“专精特新”企业1户,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项目1个、中小企业设备类技术改造项目1个。对今年引进的5G大通道光纤及器件规模化生产项目及时落实“三减两免”(前三年免房租,后两年房租减半)招商引资政策,推进养老、工伤、失业等惠民政策主动嵌入企业,实现5天办证、3天招工、21天投产;高分子新材料生产线项目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

三是围绕企业所想送要素,扶到“关键处”。召开政企座谈会4次、企业家沙龙1次,协调解决银行贷款额度1.8亿元,为飞天乳业、县生产资料公司等企业争取项目资金580万元;为宝鸡润阳稀有金属材料公司等5户企业累计申请贷款额度9000万元;为森宝蜂业、润阳金属等6户企业兑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扶持奖励资金49万元;为华西工贸、耐特橡胶争取“两化融合”贯标A级补助资金各10万元。为康特陶瓷、秦能锂电等8户企业申报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提升能效水平。组织开展“人社进园区”活动,为11户工业企业招工217人。将“新时代警民之家”法治平台拓展到工业园区,挂牌成立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业园区工作站,及时精准解决园区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企业依法经营、健康发展提供精准高效、方便快捷的法治服务。

四是围绕企业所急解难题,打通“堵塞点”。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县级领导干部遍访“五上”企业活动的通知》,全县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每月深入企业调研走访2-3次,建立遍访“企业”工作台账,梳理企业诉求清单,对问题解决情况每周汇总研判、动态销号,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截至目前,共征询企业诉求177条,已协调解决173条,占总诉求的97.7%,其余诉求正在加快推进解决。今年以来,针对园区员工上下班“乘车难”问题,定制开通工业园区公交专线,全力满足企业员工日常通勤需求。针对园区陶瓷企业运输量大、运输费用高等问题,及时对接宝鸡港务集团、西安车务段,联系捆绑园区9户陶瓷企业,协调国内公路铁路联运等运输费用整体下浮30%,打通外贸销售渠道,利用中欧班列对外销售瓷砖20多集装箱,销售收入200-300万元。针对飞天乳业声誉受损和消费者权益受损事件,及时调度政法、公安力量,赶赴深圳调查取证,为企业挽回损失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