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
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开展以来,凤翔区创新构建“数据归集-服务创新-应用拓展”三位一体信用生态体系,通过实施信用数据资产化、信用服务普惠化、信用场景多元化三大路径,形成信用建设与营商环境互促共进的“凤翔模式”。
数据治理构建“信用基座”。全量归集实现三个覆盖。建立“1+18+N”信用数据体系(1个信用大数据平台、18个重点领域、N个应用场景),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应归尽归。截至目前,累计归集“双公示”信息9515条、行政管理信息15925条、涉企特定信息2700条、信用承诺信息3650条,形成全区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库。修复机制打造阳光通道。严格落实《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推行惩戒纠偏与《信用修复告知书》同步送达机制,指导企业快速完成信用修复,累计完成信用修复91例。实现了“惩戒”与“纠错”双向衔接,有效提升了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分级监管实施精准滴灌。推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18个领域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将经营主体划分为A(优秀)至D(严重失信)四类,通过差异化监管措施,显著提升行政效能,优化监管资源,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服务创新激发“信用动能”。政务诚信引领阳光政务。积极发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作用,全区12个镇、32个部门签署政务诚信承诺书,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溯机制,积极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形成“政府带头、企业跟进、全民参与”的信用共建格局;推行“信用+审批”,实行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12项高频事项对信用良好企业“一诺即入”。信用融资破解企业困局。依托“信易贷”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注册、需求发布、融资对接全流程线上服务;创新开展“信用+融资”专项行动,全区2385家企业完成“信易贷”平台注册,717家企业进行实名认证,149家企业成功发布融资需求并对接成功,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信用宣传构建矩阵体系。在区门户网站、专栏发布信用动态信息198条,开展“三进三讲”活动(进企业讲合规、进社区讲诚信、进村镇讲治理)15场,举办信用修复培训2场,形成“云端+线下”立体传播体系,覆盖人群超万人次,有效提升企业群众信用意识,营造良好信用氛围。
场景创新激活“信用价值”。信用教育融入基层治理。在柳林镇、虢王镇等地试点“信用+乡村治理”,将乡村治理、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纳入村民信用积分,对群众日常行为表现实施评价积分,并给予相应奖励;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信用教育培训,推动信用理念深入人心,提升公众守信意识,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内涵。信用评价助力信用监管。通过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经营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生产经营影响,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全区2万余户经营主体实行差异化分类抽查,实现精准高效监管。信用应用拓展多元场景。在行政许可、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准入等场景中落实信用承诺制,推进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录清理,为诚信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形成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