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商圈经济发展动能,金台区创新推出“四链同构”审批政务进商圈模式,让政务服务成为推动商圈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重构审批链,实现“一小时”极速办证。打破传统审批壁垒,通过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和流程再造,系统重构商圈企业审批服务体系。全面梳理餐饮、零售、文化娱乐等商圈业态涉及的高频事项,建立“现场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机制。借助“一网通办”平台与线下政务服务驿站联动,将企业开办、食品经营许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等办理时限由平均5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1小时办结。今年以来,已服务商圈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300家,切实推动“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改革目标落地见效,大幅提升政务服务响应速度,“秒批秒办”成为新常态。
定制服务链,“一对一”专员全程帮办。针对商圈企业差异化需求,遴选业务骨干组建“商圈政务服务专员”队伍,实施分片包干、定点对接,为企业提供从登记注册、行业许可到政策申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制定并印发《金台区政务服务驿站工作规范》和《一次性告知书》,明确各类事项的申请条件、材料清单、办理流程和时限要求,实现政务服务的标准化、透明化。截至目前,专员累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500余次,群众办事满意率99.2%。
集成创新链,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围绕商圈企业创新能力弱、政策把握难等问题,金台区整合发改、科技、人社等多部门资源,打造“政务+产业+创新”三合一服务生态。邀请行业专家、业务骨干组成政策宣讲团,定期开展“进商圈、进楼宇”宣讲活动。提供“一企一策”定制服务包,涵盖融资支持、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领域,帮助企业最大限度享受政策红利。今年以来,开展政策解读23场,服务企业680家次,协助82家企业完成各类资质申报。
夯实成果链,破解难题“闭环管理”。以企业满意度为衡量标准,构建“需求收集—任务分办—效果反馈—优化提升”闭环工作机制。通过“助企纾困”座谈会、“营商环境体验日”等途径,广泛收集企业诉求。建立问题台账管理和动态销号制度,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累计召开各类企业座谈109场,为293户市场主体解决行政审批、政策配套、运营保障等难题348个,企业回访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
金台区“四链同构”政务进商圈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更极大激发了商圈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下一步,金台区还将持续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拓展服务深度,努力打造服务型、创新型的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