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610300-116103000160042761/2020-00093 | |
发布机构:宝鸡市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2020-05-21 00:00:00 |
名 称:对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22号建议的答复函 | |
有 效 性:有效 | 文 号:宝政函〔2020〕32号 |
敬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凤翔县空港新城规划建设的建议》(第42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凤翔县空港新城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于2019年1月正式启动,2019年9月正式颁布。
(一)总体定位
凤翔空港新城的总体定位是以机场建设为依托,建设“港(西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航空综合交通枢纽)、产(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新旧动能转化先行区)、城(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宝鸡港务区示范区)”一体化发展的航空新城。
(二)发展优势
优势一:良好的空域资源为凤翔机场货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优势二:优越地理位置和便利交通有利于增强凤翔机场产业聚集能力;优势三:空港新城为加快推进宝鸡市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良好平台;优势四:通航培训基础为凤翔机场通航产业链发展提供了良好配套条件;优势五: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利于发展凤翔周边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三)规划范围及期限
空港新城规划用地共36.5平方公里,东起凤翔县田家庄零号(S516)路以东1公里,西至凤翔县城东关笙箫园,北抵宝麟铁路,南达西宝北线(G344),涉及3个镇,18个行政村,共计10899户,42475人。
空港新城规划期限分为三期建设,近期(基础设施建设期2019-2025年),先行建设航空直接关联产业区,保障机场正常运行及临空经济的发展,着力打造以航站楼为主体支撑的交通中心及市政配套设施;中期(临空产业集聚期2026-2030年),围绕机场核心区,在空港新城拓展区大力发展航空间接关联产业,拓展机场周边的临空产业工程;远期(港产城融合发展2031-2035年),围绕空港新城地区的空港、临空产业和航空城全面融合发展,并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建设临空经济辐射区,推动临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规划布局
凤翔县空港新城以机场交通枢纽为核心,以各类临空产业集群为经济支撑,依据产业分类、空间发展意向及产业关联性,按照“北军南民、东客西货”的布局思路,着力打造“一核三圈七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是以航空和铁路交通枢纽为核心,加强机场航站区、新建城际铁路、公路客运中心建设,建立方便高效的空港新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三圈”包括机场核心区、临空经济拓展区、临空经济辐射区。其中,机场核心区指军方运营预留区以南、规划的机场进场路以北、S516麟陈线以西、S24周凤高速以东所围合的航空直接关联产业区。具体规划机场飞行区、航站区、工作区、货运区、维修区、航空公司基地及公务和通用航空运营基地。重点发展航空运输、保税物流通航运营(FBO)、航空维修、航空食品等功能;临空经济拓展区指北接宝麟铁路,南至G344,东临S516麟陈线,西至G244的空间范围内。围绕着机场核心区进行航空间接关联产业的空间布局。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保障、航空物流、航空快递、电子商务、旅游集散、航空小镇、商务商业以及生活居住等功能;临空经济辐射区指空港新城外围的临空经济辐射区域,涵盖宝麟铁路以北、G344以南、G244以西、S516麟陈线以东的四址范围,辐射区内重点发展综合服务业及特色现代农业等功能。
“七组团”为机场运营和综合服务组团;航空物流和服务保障组团;航空制造和高新产业组团;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组团;军民融合组团;生活居住组团;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组团。
二、2019年9月《宝鸡空港新城总体规划方案》及相关产业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目前,《规划(初稿)》已完成。
(一)规划基本内容
《规划》始终“围绕空港新城建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把宝鸡建设成为内陆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的目标引领,开展编制工作。《规划》共分为序言、总体定位、空间格局、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实施保障、工作计划7个部分,提出空港新城以机场交通枢纽为核心,依据产业分类、空间发展意向和产业关联性,创新性打造“一核、双圈、八城、十一组团”的空间结构布局。“一核”为航空和铁路交通枢纽;“双圈”为航空直接关联产业的核心主体功能圈层和航空间接关联产业的外围拓展功能圈层;“八城”包括航空之城、融合之城、自贸之城、物流之城、产业之城、创客之城、文化之城、康养之城;“十一组团”包括机场运营和综合服务组团、航空物流和服务保障组团、文化旅游和创业教育组团、国际贸易和金融区域总部组团、氢能产业研发和制造组团、航空制造和高新产业组团、农产品智能物流基地组团、军民融合产业及物流组团、高端人才创客孵化组团、生活居住组团、中医药康养产业组团。《规划》对“八城”产业布局、发展前景等进行了客观详实的分析,对“十一组团”的用地布局、占地面积、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组团内部布局等逐一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空港新城现状,科学规划了“一心、两带、三轴、两湖、三湿地”的景观结构和“两环、四横、五纵”的交通结构,对建设模式、运营模式提出了可行性思路。结合目前规划情况和空港新城建设实际,计划2020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和相关产业规划。
(二)规划特色亮点
1.规划站位高,目标宏伟。《规划》结合我市“四城”建设目标,紧盯“一带一路”“军民融合”“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分析新基建、土地审批政策调整、促进中医药发展等新政策、新机遇,特别是结合宝鸡和凤翔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全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确立了将空港新城打造成为践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实践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示范区、中国西部中型城市发展样板、全省“三个经济”排头兵目标,使得空港新城的发展站位更高、目标更宏伟。
2.规划思谋深,全面系统。《规划》在全面、深入分析发展现状、发展机遇等基础上,将空港新城总体定位为航空之城、融合之城、自贸之城、物流之城、产业之城、创客之城、文化之城、康养之城,系统地阐释了空港新城的定位和方向,有效地破解了“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中“产与港”“产与城”“产与产”之间的关系,使得“港产城”真正成为一体,在互相推动中发展壮大。
3.规划理念新,内涵丰富。《规划》在原《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建设创客之城,打造宝鸡数字化创客基地的新理念、新思路;在自贸之城中将宝鸡保税区和空港新城作为陕西省自贸试验区第四片区,空港新城作为自贸试验区金融集聚区的思路新颖,折射出对经济发展新趋势的敏锐,对政策导向把握的精准。特别是在文化之城中结合我市文化遗产申报国家遗址公园的目标,在康养之城中借助“终南太白”名药文化打造华人中医“中央药房”的构想,既宏伟远大,又切合全市发展实际。
4.规划布局优,特色彰显。空港新城原规划范围36.5平方公里,此次《规划》鉴于空港新城和凤翔城区规划的关系,特别是加强县域遗址的保护和提升,将雍城湖湿地公园纳入总体规划,总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形成了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的发展布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感谢你对我市凤翔县空港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征求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五洲集团等编制单位,积极配合做好《规划》修改完善等工作,同时加快编制各专项规划;二是组织相关部门与北京规划设计单位召开视频会议,对《规划》进行再研判、再完善、再修改;三是《规划》修改完善后,及时组织开展评审工作,力争早日颁布实施。
宝鸡市人民政府
2020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