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索引号:610300-116103000160042761/2014-00138
发布机构:宝鸡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2014-05-28 00:00:00
名  称: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贯彻意见
有 效 性:有效 文  号:宝政发〔2014〕19号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贯彻意见

发布时间: 2014-05-28 12:05:00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4〕9号)精神,积极有效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建设关天经济副中心,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充分认识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对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能过剩问题,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行业发展规划,认真执行国家和省上制订的行业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加强行业准入和规范管理,平稳推进水泥、纸业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市部分传统制造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低等问题,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市各级要充分认识化解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上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加快关天经济副中心建设、打造宝鸡经济升级版的科学实践中来。以此为契机,以加速淘汰落后产能为重点,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多管齐下、统筹施策,坚决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二、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分业施策、压转并举,退进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主体地位,加强市场监管和政策引导,有计划地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产能过剩企业,优化产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全力推进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经过5年的努力,力争实现产能规模基本合理、发展质量明显改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的目标。
  (一)着力淘汰落后产能
  1.认真贯彻《陕西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发我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的通知》(陕淘办发〔2013〕3号)文件要求,对列入省上年度淘汰落后产能名录的宝鸡市安盛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扶风法门寺水泥有限公司、扶风周原水泥有限公司的共3台30万吨Φ2.4×13m粉磨站和陕西眉县恒发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1条1575#木浆生产线(0.6万吨产能)、陕西凤翔万力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3条1575#废纸浆生产线(其中2条产能各0.75万吨,1条产能1万吨,共计2.5万吨产能)在2015年之前进行淘汰。
  2.结合我市2014年年度小火电关停计划,计划在年内完成宝鸡北马坊煤业有限公司1台0.075万千瓦、青岛汉斯宝鸡有限公司3台1.2万千瓦落后燃煤小机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关停宝鸡新荣化工有限公司、宝鸡新丰化工有限公司等2户耗煤大户,计划完成时间为2014年10月底。
  3.对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及产业发展目录,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产能利用情况排查摸底工作,对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及排放不达标的落后产能进行登记造册,定计划、定指标、定时间,加强淘汰力度,为先进产能释放腾出空间。认真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坚决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通知》(发改产业〔2013〕892号),各级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违规核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家提高产能退出财政奖励政策,引导企业主动退出产能过剩行业。
  (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统筹发展先进产能与淘汰落后产能的关系,提高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准入门槛,加快现有存量升级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指导要求,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火电。加快实施陕西宝鸡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综合升级改造项目,平稳推进宝二电三期工程建设。通过采取“上大压小”减排原则和鼓励措施,逐步提升火电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在考虑国家煤电一体化战略时,优先给予宝二发电公司配置麟北矿区煤矿,加强企业的煤电运竞争力。
  建材。以宝鸡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宝鸡冀东水泥有限公司为依托,大力推进水泥企业兼并重组,通过等量或减量置换落后产能建设新生产线,支持兼并重组企业整合内部资源,压缩过剩产能,优化产品结构。
  有色冶炼。以东岭集团为龙头,带动其他企业引进高效、低耗、低污染的新型冶炼技术,通过技术改造,重点加强新型高强、高韧、耐蚀轻质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支持企业采用废渣综合利用技术,有效提升废杂有色金属回收及有价元素的综合利用水平。
  (三)积极培育新支柱产业
  结合我市经济结构特点和资源环境现状,坚持以工业为核心,以农业和服务业为支撑点,努力实现转型突破。工业方面,要突出集群化和高端化,在围绕建设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为主导的工业强市,着力打造九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抓好中国钛谷、吉利汽车产业园、西凤酒城和麟北煤田开发建设等项目。农业方面,努力打造优势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等现代农业集聚区,加快农业向科技化、高端化发展。对于服务业,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着力提升宝鸡旅游业、物流业发展水平。
  能源化工。以凤翔县甲醇项目和陕西宝氮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结合我市实际,在节约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煤制甲醇及深加工为主的煤化工产业链建设。同时,结合关山风电、千阳光伏发电等项目积极推广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项目。
  装备制造。以汽车、通讯设备和输变电设备为重点,围绕龙头企业抓配套,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规模。以吉利汽车项目为核心,加快吉利汽车产业园建设,增强我市汽车产业科研生产能力;依托陕西烽火集团,发展高端通讯装备,带动相关企业发展;利用西电宝光集团科研技术优势发展高端输变电成套设备。
  光通讯。以宝鸡西部光谷光通讯产业园区建设为发展契机,以中航工业陕西宝成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烽火通讯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凌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长岭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光通讯产业;积极促进相关企业开展光通讯配套设备研发生产等工作,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光通讯产业园区。
  新材料及航空航天。在新材料及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基础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瞄准产业发展新方向,抢抓机遇,迅速布局,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技术突破,抢占产业发展的有利位置。依托宝钛集团雄厚的科研生产实力,围绕整体应用,在钛、锆及其合金材料制备、钛部件制造、终端应用产品制造等方面实施系列产业链优化提升措施,强化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宝鸡•中国钛谷”。 加快实施眉县霸王河中国钛谷东区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配合企业落户。
  现代服务业。以丝绸之路风情体验旅游走廊建设、西凤酒城建设和陈仓物流园区建设为依托,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物流业。打造炎帝故里、东方佛都、秦岭中央公园和西部城市天堂四大旅游品牌,建成科技新城等一批特色鲜明、层次较高的服务业聚集园区,开发工业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文化旅游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
  现代农业。以项目为支撑,重点建设全国良种奶牛标准化饲养,优质肉牛育肥,布尔羊、莎能奶山羊繁育,优质瘦肉型猪四大畜牧业基地和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名优杂粮三大粮食基地,着力培育科技型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优势产业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建立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农村科技服务信息平台,推进农业全过程信息服务。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着力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
  三、主要措施和保障政策
  (一)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对建材、有色冶炼、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进行科学评估,深入研究市场供需情况和环境资源情况,科学指导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和产业升级改造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对国家产能过剩行业,按照“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禁止核准和备案新增产能项目。同时,加大对现有行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积极拓展销售市场,保持行业发展总体稳定。稳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及时协调解决跨区域兼并重组重大问题。
  (二)加强产业政策引导
  依靠市场机制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落后企业整体退出步伐,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兼并和破产制度,制定合理的行业准入和退出政策,建立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优势互补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强化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积极争取中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专项资金、市级各专项资金对企业转型升级予以支持。对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重、完成较好的企业,在安排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资金以及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土地开发利用、融资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对积极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予以优先支持。建立健全项目用地退出机制,促进集约节约用地。
  (三)落实自主创新的鼓励政策
  落实企业研发投入150%加计抵扣所得税、技术转让减免营业税、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等政策;落实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方面的相关税收政策。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四)加大对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
  按照推动建立“政府协调指导、金融机构主动服务、企业诚信发展”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实现银企对接的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能过剩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产改造的信贷投放,引导企业逐渐退出产能过剩行业和领域,发展具有前景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五)加强部门协调和监督检查
  完善化解过剩产能监督机制,严格执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公示制度,加强核查督促,严防落后产能转移。加强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服务,推动各有关部门互联互通,形成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本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落实县区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责任延伸制度。市上成立淘汰落后产能协调领导小组,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环保局等要按照职能、分工负责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各县区政府对本地区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负总责,加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宝鸡市人民政府
                     201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