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610300-116103000160042761/2005-00114 | |
发布机构:宝鸡市人民政府 | 成文日期:2005-08-05 00:00:00 |
名 称: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解决我市太白县电网建设有关问题的请示 | |
有 效 性:有效 | 文 号:宝政字〔2005〕33号 |
省人民政府:
太白县位于秦岭西部,宝鸡市东南,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境内而得名。全县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8万亩。全县辖5镇3乡,77个行政村,261个村民小组,5.4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9人,是宝鸡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县。2002年,太白县被国家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太白县境内海拔高度落差大,最高3767米,最低740米。年平均气温7.7℃,无霜期158天,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覆盖率95%,夏季平均气温19℃。境内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在发展小水电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一是蕴藏丰富的水能、风能资源为电力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太白县境内共有石头河、水河、太白河、黄牛河等5大河流,59条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14.9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40万KW,近期可开发水能资源在10万KW以上,水电产业极具发展潜力。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咀头镇塘口村、拐里村和方才关村,年平均风速达7.8米/秒,有效风时6000小时/年以上,可利用开发风能资源达5万千瓦。二是国家政策为小水电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大力提倡使用环保型能源,大力发展水电,先后启动了水电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试点工程,为小水电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01年以来,太白县先后被确定为第三、第四批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试点县。历届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小水电作为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在政策、措施上积极研究,全力实施“小水电开发年”等活动,使全县小水电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三是市场需求对小水电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国电力供应日趋紧张,许多地方不得不拉闸限电,电力市场需求旺盛,而太白县随着水电产业的发展壮大,小水电从仅为解决农村照明发展到为带动地方经济服务,由电力输入县转为电力输出县,市场需求极大地带动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四是投资渠道多样化为小水电发展带来了充足的资金供给。水能资源的再生性、稀缺性和成本的相对优势、较好的利益回报,使投资者看好太白县小水电开发前景。近三年来,太白县水电开发形成了多元化投资的格局,投入小水电开发预期资金总量达4亿多元,开发的投资主体绝大多数是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资金的来源主要集中在两部分:一是来自浙江等南方省市资金,二是来自省内的民间资本。省内外民营资本的进入,不仅为水资源开发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来源,而且为小水电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制。
特别是2003年以来,太白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兴太富民、加快发展的“一号工程”,依托水能资源优势,强化宣传,主动出击,多方招商,全县水电开发势头迅猛,水电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止目前,太白县共引资4亿余元,沿石头河、水河、太白河5条主干河流建成了金龙、金凤、白云峡等15座水电站,总装机达1.8万千瓦,年发电量7600万度,在建、筹建水电站20座,风力发电站1座,装机总容量5.5万千瓦。预计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3.4亿度。这些项目的相继建成,将使太白县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也将会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
但由于太白属军事禁区、省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和西安、汉中、宝鸡等市区的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全县工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时,由于县内现有的零星用电企业内销能力十分有限,2004年全县电力需求增长率9%,售电量1650万度,只占全年装机总发电量的21%,县内转化吸纳电能的能力十分有限,电力外销已成为太白县水电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太白县电能外输仅靠鹦鸽35KV和马营110KV两条线路,由于原线路设计承载标准低,输电能力有限,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水电产业迅速发展的实际需要,致使许多水电站难以满发满供,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为此,恳请省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对太白县境内的鹦鸽35KV和马营110KV两条输电线路进行升压扩容改造,从而解决电力外输问题。
二○○五年八月五日
(联系人:刘万峰 联系电话:322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