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对市十三届政协一次会议第148号
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2-11-22 10:59:24
来源: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类别:B

宝文旅函〔2022〕13号 签发人:周保君

市工商联: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第14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以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区域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牵引,编制并实施《宝鸡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坚持高点定位、接续发力、精准施策,在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积极推动旅游标识全覆盖,持续提升旅游标识文化品位。我们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为抓手,率先启动市级全域旅游全景图标识系统建设工作,以全市高A级景区、市区高速公路出入口、游客密集区为切入点,分层设置宝鸡市全域旅游全景图标识牌30块;指导陇县、扶风、太白、金台完成县级旅游全域全景图建设工作,有效提升城市旅游标识的覆盖率。为使旅游标识系统成为贯穿游览活动始终的信息体系,在旅游标识设计中,注重挖掘景区亮点和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创意设计,使景区文化元素的充分融入旅游标识,以特色化、标准化、系统化、人性化为规划设计原则,使景区标识与景区景观特点相适应,有效提升景区旅游形象和文化品位。

二是完成智慧旅游市县一体化项目建设,构建宝鸡旅游媒体平台矩阵。为充分发挥旅游“智网”功能,不断完善旅游“智慧网”和“服务网”,我们以市级智慧旅游系统为平台为基础,带动县区智慧旅游建设,实现A级以上收费景区全部安装“一网知陕西,一机游三秦”闸机系统;4A级以上旅游景区视频数据全部接入省旅游数据中心、市级智慧旅游平台;太白山“5G+智慧景区”项目入选陕西省5G文化旅游示范应用场景项目,实现了“信息共享共建、平台功能完善、数据互通互联”的总体目标,完成了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市县一体化建设,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平台互通和数据共享,旅游过境短信全面开通。

三是推动快旅慢游旅游交通网建设。为解决好游客旅游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会同市交通管理部门,在充分整合旅游交通资源的基础上,推动构建全市“三横两纵两环”高速公路网新格局,实现了全市通景公路二级以上公路全覆盖,市区、县区至主要景区旅游公交专线全覆盖。与此同时,我们持续加快便捷高效旅游服务网建设,我市旅游服务中心已建成运营,新建县区、景区旅游服务中心17处,旅游集散中心5处,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9处,旅游咨询服务点9处,并持续完善旅游客运班线、景区公交、景区客运服务等资源优化配置。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的总体要求,在完善和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一是继续加快旅游标识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全市全域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年内在全市休闲运动公园、市区风景廊道、部分A级景区等重点旅游场所安装全域旅游标识牌40块。指导各县区加快辖区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旅游标识系统建设的同时,通过持续更新旅游信息、不断丰富信息语种、嵌入二维码信息等方式,在切实增强标识系统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同时,不断优化国内外游客的游览体验。二是持续推进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全覆盖、全信息、全服务”的目标定位,持续完善“宝鸡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及“市县一体化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开发建设“一部手机游宝鸡”微信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功能,持续为旅游企业和游客提供信息发布、产品宣传、行程规划、在线预订、在线支付、导游、导购、导航、天气查询、旅游攻略、导游验证、景区路线安排、在线投诉与评价、周边信息查询、在线旅游体验、移动位置等服务,构筑起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三是不断优化旅游交通环境。我们将以重点景区建设为抓手,积极配合交通部门推进市区、县区与景区连接线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持续加强游客集散中心和自驾游基地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景区内步行道、停车场、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全力保障游客出行的刚性需求和多样化需求。

感谢您对文化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再提宝贵意见。(联系人:焦敬宇,电话:3263310)

                                                     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7月20日


抄送: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