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B
签发人:赵海斌
宝农函〔2023〕101号
柳保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和发展蜂养殖产业的建议》(第160号)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全市蜂产业的关心与支持,提案指出了我市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规模养殖、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电商销售、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中肯的意见和措施,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针对蜂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技术跟不上、养殖不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多措并举,聘请专家教授举办学术论坛和专题讲座,组织全市蜂业骨干赴福建农林大学系统培训,分级分批举办技术培训240多场,给蜂农补上理论课;连续五年举办全国蜂业大会、“5.20世界蜜蜂日”中国主会场、“槐花·蜜蜂”助力乡村振兴宣传推介等全国性行业大会,提升产业知名度和软实力;积极申报“宝鸡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西安北站、宝鸡南站、西宝高速投放20多幅广告牌;借助全国蜂产品博览会、杨凌农高会、苏陕合作等平台,组织企业参会参展;加强蜂农登记备案,督导建立用药及产品销售台账,不定期开展质量抽检。全市蜂产业体量、质量同步提升,发展势头良好。
新冠疫情期间销售渠道不畅、消费市场收缩,加上全国养蜂规模扩张、产能激增等外部因素,我市蜂产品出现“卖难”问题,养蜂效益下降,产业增速缓慢。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鉴您的建议,在品质提升、品牌引领、产销对接、产业融合上狠下功夫,着力提高全市蜂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是培优规模养殖。坚持社会资本投入、蜂农滚动发展和财政资金补贴相结合,为陈仓区争取落实资金100万元 ,支持中蜂产业发展。制定、申报《中蜂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地理标志产品宝鸡蜂蜜》等地方标准,规范生产全程,提升质量底蕴。加强蜂农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标准化养殖、浅继箱生产、成熟蜜采收、绿色病虫害防治“四项”技术,不断提升生产水平。
二是做强精深加工。支持蜂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技改提升、扩大产能,开展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瞄准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招大引强,引进一批蜂产品精深加工、蜂机具生产等龙头企业,弥补空白短板。
三是创建知名品牌。提升“宝鸡蜂蜜”区域品牌,争创省级区域品牌,传导品牌价值。支持蜂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做靓自主品牌,争创“陕西好商标”。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特色推介,每年轮流重点县区举办一次全国性行业大会,组织本土企业、合作社赴省外参展2-3次并享受相关补助政策,提升“宝鸡蜂蜜”美誉度。
四是促进产销对接。规范提升蜂业专业合作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参股入股、吸纳会员、订单收购等方式,提高蜂农组织化程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支持蜂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采取设立直营店、进驻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线下线上结合开拓市场,搭建稳固销售渠道。引导龙头企业联合微小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组建产业联盟,实现抱团发展。
五是深化产业融合。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社会资本等发展集生态养殖、绿色加工、产品营销、医疗保健、科普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旅融合项目,推进陇县八渡、千阳高崖特色蜜蜂小镇建设,开发“生态+”“旅游+”新业态。实施“引蜂入园”蜜蜂授粉技术示范,引领发展授粉事业,促进多元蜂业发展,拓展提升养蜂效益。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蜂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
宝鸡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6日
(联系人:杨博,电话:3260569 18791175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