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提案建议办理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5-26 17:56:59
来源: 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

类别:B类


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签发人:周保君


宝发改函〔2023〕75号



对市十三届政协二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函



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贵单位在政协宝鸡市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的提案》(第169号)收悉,感谢你们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宝鸡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六稳”举措,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战疫情、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今年以来,随着新防控政策的持续调整优化,全市上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突出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全力以赴克服疫情影响,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呈现出“加快恢复、质效齐升、总体向好”的态势。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7%,居全省第7位,较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加快1.3和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稳居全省第4位,较去年同期和1-2月分别加快5.3和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4.6和0.7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较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加快5.1和5.3个百分点。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后疫情时代”的严峻挑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贵单位宝贵意见,贯彻落实“六个更好统筹”,深入实施“一四五十”战略,扎实推进“十项重点任务”,聚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力培育新型业态、加力恢复扩大消费、积极满足多元需求,努力实现全市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全力推动工业增长。大力实施工业强市“15513”工程,扎实推进宝鸡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落实落细13条产业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西凤酒10万吨基酒、吉利新车型及发动机等“十大工业重点项目”,推进10万吨精酿啤酒、高端智能生态幕墙加工基地和中集车辆专用车生产基地等项目,聚力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确保全年新增产能200亿元以上。放大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5+N”政策效应,用好《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项目申报指南(2023年版)》,用活5亿元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增加值贡献率高的行业企业和50户重点企业扩产扩销,争取上半年38个新增产能项目建成投产(量产),当好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抢抓《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总体规划》获批机遇,加快办理陇县李家河煤矿、麟游丈八煤矿和凤翔中宝一矿项目前期手续。持续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步伐,全力推进园子沟煤矿二期项目建设和崔木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面加快中电建等4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协调大唐陇县10万千瓦光伏等11个项目尽快办理备案手续,推进大唐宝鸡凤翔二期5万千瓦光伏等3个备案项目尽快开工,促进陇县江苏瑞晶单晶高效光伏组件等项目早日投产,推动陈仓区大庄里抽水蓄能项目加快前期工作,早日核准开工建设。加快航天动力产业园、西部智造创新园、紫光辰济医药科技产业园、智能焊接机器人开发应用等项目建设,推动新兴产业突破发展,年内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5户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户以上,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3%以上,不断提升宝鸡制造业发展水平。

二是巩固投资增长势头。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全面落实高质量项目建设“十条措施”,实行重大项目专班推进,切实保障省市重点项目资金、用地、用能需求,全力抓好年度投资1279亿元的733个市级重点项目,6月底前市级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90%。推行“周观摩、月调度、季评比”和“四看四比”机制,积极筹备二季度省、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力促项目加快进度早日建成。认真开展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和省市观摩项目“回头看”,确保项目真开、实开,形成更大有效工作量。组织排查“开工未入库、建成未投产”重大项目,确保有效工作量“颗粒归仓”。全程跟进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建设和资金支付,尽早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及时更新市级台账,强化融资服务,多渠道盘活存量资产,规范高效做好REITs项目申报发行。紧扣国家政策导向和支持方向,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力争全年谋划重点项目5000个以上。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链,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投行思维、链式思维、闭环思维,强化精准招商,力争在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招引上实现新突破。

三是全面激活消费市场。抢抓国家全面落实新能源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机遇,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持续开展秦乐购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加快推动大宗消费回升,切实巩固消费基础。加快25个城市商圈和29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项目建设,力促世纪荟萃、高力奥莱小镇、恒太城、唐潮文化城等商业综合体尽快投入运营,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形成新的增量。加快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县域商业典型,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服务功能,加速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落实宝鸡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推进突破都市旅游八项重点任务和全域旅游“八个一”行动落实,继续实施“引客入宝”行动,高水平办好陕西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宝鸡市第十二届文化旅游节,加速文旅消费扩量提质。研究出台提振批发业政策举措,加强对22户销售额超10亿元商贸企业、24户营业收入过亿元服务业企业动态监测,确保全市批发业止跌回升。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积极化解存量基础上,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扎实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加快实施1605个有效衔接项目,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增收措施,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接续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确保群众稳定增收。持续深化苏陕协作,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用好1亿元农业发展专项资金,扎实开展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力抓好粮食安全保障、特色产业升级等“八大”工程,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力争农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全面落实田长制,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狠抓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确保290万亩夏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高质量完成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确保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产量达到145万吨以上。加快海大种养加一体化、正大奶山羊全产业链等项目建设,支持陈仓区打造国家蔬菜产业集群,建成凤县林麝、千阳苹果、扶风粮食3个省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百镇千村万户美丽工程”,突出抓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进一步改善乡村环境。加强县域内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综合服务、应急处置和疫情防控能力,有序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五是着力保障基本民生。落实中省市稳就业政策,落细援企稳岗各项政策,深入实施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用好“实名制”动态精准就业服务平台,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灵活就业等“一件事一次办”,统筹用好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社区工厂等就业载体,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扎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保障好失业困难群众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全力抓好今年33所学校新改扩建项目和14个重点卫健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建设区域医疗中心,落实“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落实“一楼一策一专班”机制,充分发挥房地产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作用,全力做好房地产市场风险化解,积极申请政策性专项借款,推动逾期烂尾项目复工复产,全力以赴保交楼惠民生。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