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凤翔区扎实开展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年审复核工作,全面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确保不“漏保”不“错保”。
一是严格落实政策,确定提标范围。区民政局、财政局及时印发《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从2023年1月起,将全区城市低保标准由2021年的630元/人·月提高到662元/人·月,增幅5%;农村低保标准由2020年的4920元/人·年提高到5964元/人·年,增幅21%;城市特困供养标准由2020年819元/人·月提高到861元/人·月,增幅5%;农村特困供养标准由2020年的6396元/人·年提高到7764元/人·年,增幅21%,推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同时认真核算低保资金,准确调整保障类别,通过财政惠农“一卡通”系统,及时、足额发放了第一季度城乡低保、特困供养资金和1-2月提标补差资金,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二是聚焦关键任务,及时安排部署。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全区“稳经济、保民生、兜底线”目标任务,结合2023年全市城乡低保提标核查工作部署要求,紧盯薄弱环节,从严从细落实,进一步细化复核复查工作内容,明确方法步骤和时间节点,指导各镇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专项行动,严格执行城乡低保提标核查政策,全面落实刚性支出扣减、分类施保、渐退帮扶、重病重残单人保、特殊困难家庭财产豁免等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继续保留领取资格,对不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清退。同时将符合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保障救助范围。
三是发挥“系统”作用,精准预警筛查。区民政局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系统作用,对新申请社会救助家庭全面核查经济状况信息,发现异常及时调查核实,确保审核确认精准;对在册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人员按季度进行复核复审,发现疑点问题线索立即反馈各镇调查核实,确保享保对象精准。另一方面,开展省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组织各镇每月更新维护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城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信息和“单人保”信息,工作人员逐一审核,确保救助信息准确;每天更新维护城乡低保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人员、重残人员分类施保异常提醒信息,确保分类施保准确;每月筛查比对部门共享信息,复核标识全区“三类人员”等低收入人口预警信息,确保社会救助对象应兜尽兜。
四是深化政策宣传,确保“应保尽保”。区民政局通过政府官网、凤翔微报、爱凤翔、微信群等融媒体,以及社会救助信息公示栏、办事服务大厅、广播喇叭、上街下乡、现场讲解、发放彩页等形式,全方位宣传解读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各镇分层召开会议,吃透政策要求,逐项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全力推动城乡低保提标核查政策落地生根,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截止3月22日,全区12个镇已全面安排部署到位,并对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完成了2023年第二轮业务培训,镇级入户核查工作全面展开。
五是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有序开展。区民政局牵头,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统筹整合救助资源,完善社会救助工作运行机制,实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指导监管。工作人员坚持每周下镇进村,对12个镇进行督促指导,全面掌握了解核查工作进度,现场指导答复疑点难点问题,重点检查收入核算认定、保障类别调整等城乡低保提标核查政策执行情况,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提标核查工作公正、公平、公开进行,为高质量按时完成提标核查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