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现就眉县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3年,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政务公开工作安排部署,紧盯政务公开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持续发力,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严的要求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一)主动公开情况。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按照政务公开评估指标,明确任务分工、划定时限节点、列出工作清单、强化标准要求、加强跟踪问效,全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提质增效。着眼服务中心工作大局,围绕高质量项目建设、营商环境、财政资金信息、养老和社会救助、就业创业、医疗保障等重点领域,动态调整网站栏目设置并通过开设专栏的方式,集中公开展示相关政府信息,助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全年共主动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2256条。其中,依托县政府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714条,通过政务新媒体发布政府信息2255条,通过政府信息查阅点、公示栏等公开政府信息6287条。
(二)依申请公开情况。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办理流程,建立受理登记、办结销号工作台账,做好依申请公开答复内容审核等工作。全年共接收并办结依申请公开信件56件,其中,因镇街政府信息公开申请逾期答复,引发行政复议2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情况。一是加强公开信息安全性审查,对重要论述等敏感信息,实行日巡日报日改,坚决杜绝严重表述错误。二是按照“谁起草、谁解读”原则,督促业务部门对涉及企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重要政策,做实做精做细解读工作。全年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发布各类政策解读材料68篇。三是定期对网站各栏目信息公开情况进行全方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整改,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实落细。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一是量身定制“长者浏览模式”,并开发建设“无障碍阅读工具条”,更好地为老年人、残障人士提供便民服务。二是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积极推送政府信息,扩大信息公开覆盖面。三是推进镇村两级政务公开工作,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政务公开查询点,在村委会设立政务公开专栏,为基层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五)监督保障情况。一是加强网站日常监管。坚持读网制度,及时整改纠错,确保县政府门户网站第一平台的规范性、权威性;二是注重政务公开业务培训。聚焦政务公开考核评估、依申请办理等工作内容,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全县政务公开工作培训2次。三是强化绩效评估。结合政务公开绩效评估考核要点,通过单位自查、网上核查、专项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按季度对镇街、部门承担的栏目进行考核评分,并及时公开考核结果。
(六)“建议提案”栏目公开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公开情况。优化“人大建议”“委员提案”栏目设置,集中公开2023年市两会建议提案2件、县两会建议提案105件,已全部按期办理答复完毕,办结率为100%。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23年,眉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解读有待提升,专家解读政策数量偏少。二是镇街、部门依申请公开答复不规范,存在逾期答复问题。三是政务新媒体监管有待加强,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现象。
2024年,我们将紧盯上年度眉县政务公开工作中的弱项短板,注重问题导向,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提高政策解读质量。对政策的出台背景、实施依据、目的意义、核心举措、适用对象、执行标准等内容进行详尽、准确解读。对专业性较强的政策,将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深入解读。二是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会商机制,对重大疑难信息公开申请答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定期向专家、律师咨询意见,减少政府信息公开类行政复议情形的发生,有效提升依申请公开工作质效。三是提升政务新媒体监管水平。进一步规范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强化信息内容更新,优化栏目功能设置,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一键办”,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办事服务体验。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2023年,我县未收取政府公开信息处理费。
眉县人民政府
2024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