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首页>数据公开>统计分析 > 市级统计分析
攻坚克难 砥砺奋进—— 2016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发布时间:2017-01-25 08:53
来源: 综合科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宝鸡市积极贯彻中省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政策措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不利局面,全年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全年经济稳中有进

 

  2016年,宝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32.1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增速位居全省第四,在总量过千亿元市中位居第一,较前三季度分别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46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27.06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533.62亿元,增长9.1%。图一

 

  纵观全年,经济运行呈现低开稳走,稳步提升的特点,工业、投资等主要指标保持逐季加快态势,消费增速稳定在全省第一。横向对比,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位居全省第四、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第五。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9%;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9.57亿元,增长3.9%,增速均比前三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

 

  粮食丰收、果蔬增产。粮食产量受播种面积下降影响略减,但仍属丰收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45.67万吨,下降2.7%。其中,夏粮产量81.99万吨,下降3.0%;秋粮产量63.68万吨,下降2.2%。水果、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增加。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45.33万吨,增长3.2%。其中,苹果产量74.90万吨,增长2.0%;猕猴桃产量57.63万吨,增长4.7%。全年蔬菜产量147.98万吨,增长3.2%

 

  畜牧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生猪出栏161.15万头,下降1.1%;牛出栏21.43万头,增长2.5%;羊出栏46.47万只,增长0.6%;家禽出栏1009.27万只,下降0.7%。全年肉类总产量18.20万吨,下降1.8%;奶类产量64.21万吨,下降1.2%;禽蛋产量7.64万吨,增长0.8%

 

  (二)工业生产增速加快

 

  2016年,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07.55亿元,增长12.2%。实现工业增加值887.80亿元,比上年增长9.4%,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1.1个百分点。图二

 

  重点行业拉动有力。35个行业大类中27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23个行业增速超过10%12个行业增速超过20%。其中,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长41.3%,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增长34.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9.6%,铁路、航空航天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1.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2%。这五个行业合计完成产值1220.73亿元,增长31.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1.3个百分点。

 

  大企业集团增速回升。宝钛、石油钢管厂、东岭集团等12户大企业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1391.72亿元,增长7.8%,较前三季度回升4.3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速提升2.3个百分点。

 

  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84.94亿千瓦时,增长11.5%,其中工业用电量51.64亿千瓦时,增长13.3%

 

  (三)投资增速逐季加快   图三

 

  2016年,宝鸡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9.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16.18亿元,增长23.6%,增速逐季加快,分别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提升4.60.80.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分行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71.72亿元,增长12.2%;第二产业投资996.90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投资1847.56亿元,增长34.2%。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48.7%,零售业投资增长21.5%,住宿业投资增长1.10倍,餐饮业投资增长62.0%

 

  项目建设规模扩大。2016年,宝鸡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1031个,比一季度增加663个。5000万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2707.80亿元,本年完成投资1279.39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1.1%,比一季度提高3.8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回暖。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2.41亿元,增长39.7%,比上年提高37.9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9.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四)内外贸易增势良好

 

  消费保持较快增长。2016年,宝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29.31亿元,增长23.9%。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77.05亿元,增长13.0%;商品零售625.11亿元,增长14.8%

 

  进出口稳定增长。1-11月,宝鸡市外贸进出口总额56.95亿元,增长21.2%。其中出口41.08亿元,增长16.9%;进口15.87亿元,增长34.0%

 

  (五)存贷余额稳步增长

 

  2016年末,宝鸡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73.8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9%,其中住户存款1457.68亿元,增长11.1%。贷款余额1185.08亿元,增长13.6%。其中,短期贷款388.42亿元,增长2.5%;中长期贷款673.99亿元,增长15.5%

 

  (六)财政税收增速回落

 

  2016年,宝鸡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77.48亿元,比上年下降9.2%;地方财政收入75.16亿元,同口径增长11.0%。财政支出283.06亿元,增长7.2%

 

  受营改增政策性减收影响,地税收入下降。2016年,宝鸡市地税收入43.16亿元,下降15.2%;国税收入108.55亿元,增长0.1%;国地税收入合计151.71亿元,下降4.8%

 

  (七)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

 

  2016年,宝鸡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0元,比上年增长8.6%。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7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30元,增长7.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8(以农为1),比上年缩小0.02

 

  (八)消费价格涨势温和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2.6%,衣着类上涨0.4%,居住类上涨4.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5%,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0%,医疗保健类上涨4.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1%。从月度看,全年物价涨幅稳定,涨势温和,最高值为3月上涨3.3%,最低值为8月上涨1.8%。图四

 

  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持续回暖。2016年,宝鸡市农村生产资料价格与上年持平;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从月度看,从年初开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回暖,从9月份开始转降为升,12月增长6.9%。图五

 

  二、全年经济发展亮点突出

 

  2016年,在经济实现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宝鸡市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呈现以下六大亮点。

 

  (一)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

 

  近年来宝鸡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夜间经济促进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占比连年持续提升,2016年宝鸡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27.6%,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3.9个百分,期间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果显现

 

  近年来宝鸡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带动战略。2016年,宝鸡市完成招商引资项目865个,实现到位资金954.72亿元,增长19.1%;全年安排重点项目350个,完成投资667.4亿元。近年宝鸡市引进的最大产业项目吉利汽车产业基地于今年下半年建成投产,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34个百分点,拉动宝鸡市批发业销售额增长6个百分点。

 

  (三)建筑业持续快速成长

 

  2016年,宝鸡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74.69亿元,现价增长13.8%,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3%以上,成为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宝鸡市经济发展一大亮点。建筑业占GDP比重达到14.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农林牧渔业占比4.9个百分点。

 

  (四)工业产业规模实现新突破

 

  全年13个行业产值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产值突破500亿,达到507.24亿元;汽车制造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两个行业产值突破200亿,分别达到234.61亿元和205.25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194.19亿元,接近200亿。这四个行业合计完成产值1141.29亿元,占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3%

 

  (五)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2016年,宝鸡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974.5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50.4%,较2015年提高0.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占宝鸡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8.9%,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全年净增四上及房地产企业233户,新增市场主体7300户,达到16.43万户。

 

  (六)最具幸福感城市建设取得进展

 

  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2016年元月,宝鸡市被正式命名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西北首家,全国第一批7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之一。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2.2%2.5%5%5%,宝鸡市Ⅱ级以上优良天数为239天,环境空气质量走在全省前列。工业耗能结构进一步优化,2016年规模以上高能耗工业产值增速低于非能耗工业5.5个百分点,高能耗工业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经济发展建议

 

  全年宝鸡市经济发展虽取得较好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宝鸡市部分传统优势行业生产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值下降29.0%,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3.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5.3%,烟草制品业下降4.6%。二是民间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分别增长12.8%15.8%,比上年分别回落235.3个百分点。三是税收收入下降,财政增收压力持续加大。四是宝鸡市经济结构短板依然存在,第三产业占比、非公经济占比与经济发达城市差距依然较大,工业中重工业比重过大,高技术产业占比偏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一)深化经济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启动三区多园智慧化园区建设。推进金融创新,用好宝鸡市投资引导基金支持重点领域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微贷税信贷等金融创新产品,支持西凤酒等企业加快IPO进程,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成立融资行业协会。实施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组建融资平台,承接好中省项目资本金和银行贷款,加快搬迁点建设。

 

  (二)破解发展难题,稳定工业增长

 

  关注传统优势产业生产下降问题,帮助企业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出台落实一批惠企减负政策;推动军民企业合作,支持无人机、通讯导航等产品成果就地转化;开展稳增长、降本增效等重大政策督察,确保企业及时足额享受政策红利。开展市属纺织企业重组,筹划组建矿业集团,引导煤炭、钢铁等过剩行业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破产清算。

 

  (三)增加项目储备,扩大有效投资

 

  抓好招商季活动,开展精准招商,围绕产业集群谋划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动省市十三五规划项目落地,做好重大建设项目库储备、入库等工作,积极谋划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停车场、养老产业等专项建设债券项目。提高项目甄别能力,加大项目建设督促力度,大力提升投资效率。

 

  (四)改善消费环境,激活消费需求

 

  积极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加快阳平铁路物流中心、东岭国金中心等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太阳市等8个夜间经济示范点特色化、品牌化,抓好农村淘宝项目、电子商务示范县及园区建设。积极发展养老、医疗保健等健康服务业,培育一批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品质和服务水准,推进大水川、关山草原等生态景区品质再提升。加强旅游标识体系、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意和历史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