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宝鸡市夏粮和油菜籽获得双丰收。
一、夏粮获得丰收
2015年,宝鸡市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3.57万亩,比上年减少0.71万亩,下降0.3%,下降幅度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298公斤,比上年增产18公斤,增长6.43%;总产量84.53万吨,比上年增产4.81万吨,增长6.03%。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80.36万亩,比上年减少0.5万亩,下降0.2%;平均亩产299公斤,比上年增产18公斤,增长6.41%;总产量83.82万吨,比上年增产4.89万吨,增长6.2%。
二、油菜籽获得丰收
油菜籽播种面积13.81万亩,比上年下降6.5%,平均亩产131公斤,比上年增产8公斤,增长6.5%。面积的减少对总产量虽有影响,但由于亩产增产幅度较大,总产量仅下降0.4%。
三、粮油丰产因素分析
1、有利的气候因素。俗语说“麦收八十三场雨”,去冬今春宝鸡市气候条件适宜,可谓是风调雨顺,又巧遇“八十三场雨”,对小麦丰产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1)播种雨。去年秋播前后气温适宜,雨水充沛,土壤墒情良好,小麦播期相对集中,基本都播在了高产期,播种质量较好。(2)越冬雨。去冬虽出现了短暂干旱,但立春前的雨雪,有效补充了表墒,沉实了土壤,减少了蒸发,缓解了旱象,同时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和返青生长,利于小麦控旺促壮,增强了抗寒防冻能力。(3)拔节雨。今春宝鸡市雨水特别好,小麦分蘖好于常年,拔节期又喜饮“长高水”,因此今年小麦分蘖成穗率高。灌区小麦亩成穗40万以上的麦田占86%,较上年增加7.4%,旱地小麦亩成穗30万—35万,密度大、穗长个子高,长势普遍好于去年。据农业部门调查,宝鸡市种植的279.24万亩小麦,一类苗占46%,二类苗占42%,三类苗占12%,一类苗比例高于往年4个百分点,三类苗比例较常年减少3个百分点。
2、良种覆盖,配方施肥。据农业部门资料显示,宝鸡市小麦良种覆盖率现已超过95%,主要以小偃22号,西农979,长旱58为主。油菜以陕油、秦油为主,产量高,抗倒伏,抗病毒性强。近年来,宝鸡市因地制宜,农技人员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地块选种开“处方”配肥。优良品种的大范围推广以及肥料的科学配施,为夏季粮油丰收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3、田间管理措施到位。一是病虫防治及时有效。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虽然宝鸡市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呈中等偏重发生,但宝鸡市农技部门及时发布病虫害预报,指导各地科学防控,小麦“一喷三防”面积达到284.63万亩次。为做好防治小麦病虫害工作,省上下达宝鸡市“一喷三防”补贴资金1330万元,促进了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二是组织实施了去杂去劣。以节节麦和燕麦等麦田杂草为主,组织人力在其籽粒成熟前尽快拔除,以免落地对下年造成危害,对拔除的杂草集中进行销毁,避免再次传播,促进小麦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