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首页>数据公开>统计分析 > 市级统计分析
2013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时间:2013-07-25 09:47
来源: 未知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困难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一系列决策部署,高强度、快节奏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8.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高于全省增速2.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99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8.74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4.36亿元,增长7.6%。
    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
    上半年,我市积极应对冬春连旱、低温冻害的自然灾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惠农富民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全市农业生产基本保持稳定,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56亿元,增长2.4%。其中,农业产值36.73亿元,增长1.9%;畜牧业产值 30.25亿元,增长3.1%。
    调查显示,全市夏粮播种面积284.91万亩,比上年减1.1%,夏粮总产量73.5万吨,较上年减产12.1%。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81.31万亩,减少0.9%,小麦总产72.75万吨,减产11.9%。油菜籽播种面积15.24万亩,减少8.8%,总产1.64万吨,减产20.1%。
    上半年,全市新建果园17.1万亩,其中苹果11.3万亩,猕猴桃4.7万亩,杂果1.1万亩。夏季园林水果产量1.14万吨,增长2.6%,全市种植蔬菜59.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6.4万亩,秦岭高山菜12.5万亩。
    上半年,全市肉类总产量7.15万吨,增长2.7%;奶类产量25.94万吨,增长2.5%;禽蛋产量3.69万吨,下降2.7%。生猪存栏85.3万头,增长2.7%;牛存栏47.1万头,增长2.7%;羊存栏48.1万只,下降0.3%;家禽存栏  756.56万只,下降4.7 %。
    二、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33.24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18.6%,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341.49亿元,增长18.4%,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
    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上半年,全市轻工业完成总产值213.91亿元,增长14.6%;重工业完成819.33亿元,增长19.7%。重工业增长速度快于轻工业5.1个百分点。
    股份制和国有企业增速领先。上半年,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68.4亿元,增长19.3%;集体企业完成2.31亿元,下降2.5%;股份合作企业完成0.6亿元,下降17.1%;股份制企业完成574.12亿元,增长2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79.44亿元,下降0.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8.37亿元,增长20.5%。
    重点行业贡献突出。全市3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实现不同程度增长,14个行业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其中:以麟北煤田为主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总产值增长76.5%;以中铁宝桥、中铁天元、宝鸡南车时代等为主的铁路、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47.3%;以技改扩能的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为主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长43.2%;以宝钛集团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6.3%;众多中小企业构成的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29.8%。上述五个行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66.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2.2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回升明显。上半年,我市重点产业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74.81亿元,增长19.9%,增速较一季度回升16.4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下降1.1%相比大幅提高。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73.55亿元,增长1.9%,增速较一季度回升20.3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51.67亿元,下降6.1%,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4.2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提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宝鸡烟厂、陕汽法士特在宝鸡部分、供电局,下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4.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实现利税45.55亿元,增长28.6%,其中利润22.43亿元,增长22.1%。亏损企业119户,较上年同期减少22户,亏损企业亏损额7.04亿元,较上年增长50.4%。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深化项目带动战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4.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其中,生产性项目投资196.8亿元,增长17% 。
    一、三次产业增速较快。第一产业投资43.98亿元,增长64.5%;第二产业投资192.58亿元,增长4.8%,其中:制造业投资160.78亿元,增长27.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26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投资367.45亿元,增长41.7%,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41.51亿元,增长62.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90.31亿元,增长52.2%。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92.23亿元,省际到位资金287.03亿元,分别占年度任务的63.78%和62.4%。投资72亿元的宝鸡吉利汽车产业基地项目签约落户,青岛啤酒工业园、万桥兴业机车基地等265个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
    施工项目个数增加。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814个,较上年增加16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87个,较上年增加133个。投资额亿元以上的施工项目17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5个。
    房地产市场回暖。上半年全市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31.4亿元,增长7.1%。全市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575.35万平方米,增长52.2%,其中新开工面积127.09万平方米,增长14.7%。商品房销售面积61.11万平方米,增长22.8%;商品房销售额21.49亿元,增长23.4%。
    四、消费保持良好增势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3.85亿元,增长1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08亿元,增长2.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94.16亿元,增长15.2%;餐饮收入19.77亿元,增长7.7%。
    五、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3.2%,1-6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五涨三跌”,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0%;衣着价格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3.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8%;居住类价格上涨3.8%;烟酒、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1.4%、1.3%和1.6%。
    1-6月,农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0%。
    六、对外贸易由降转升
    上半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2.8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增速与上年同期下降44.1%相比,大幅提升6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15亿美元,增长18.6%;进口0.73亿美元,增长13.7%。
    七、居民收入增加
受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养老金水平的提高、城市低保补助和高龄生活补贴的增加等因素推动,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4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406元,增长12.1%。工价上涨、农产品价格持续提升、转移性现金收入快速增长是带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92:1下降至2.87:1。
    八、财政收入增长平稳
    1-6月,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87.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地方财政收入36.35亿元,增长18.0%。1-6月, 全市财政支出101.63亿元,增长15.0%。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31亿元,增长24.3%;医疗卫生支出10.91亿元,增长21.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31亿元,增长38.7%。
1-6月, 全市税收合计73.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其中国税收入50.22亿元,增长12.9%,地税收入23.74亿元,增长1.4%。
    九、金融机构存贷增长较快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16.06亿元,比年初增长11.4%,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其中,单位存款565.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个人存款1018.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在个人存款中,储蓄存款余额1005.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0%。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19.80亿元,比年初增长13.7%,比上年同期增长22.0%。其中短期贷款262.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中长期贷款414.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1%。6月末全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6.47亿元。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仍有不确定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下一阶段,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坚持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附图
 
图1  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长速度(%)
图2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累计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