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首页>数据公开>统计分析 > 市级统计分析
宝鸡工业:结构调整促发展 转型升级需努力
发布时间:2013-01-25 11:13
来源: 未知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
 ——2012年宝鸡工业经济发展概述
2012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战略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工业经济大力推进“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之年。面对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持续回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宝鸡市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长年低谷徘徊的多重困难,宝鸡市工业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统领下,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以打造“关天”副中心为目标,以提高增长质量、加速转型升级为抓手,深化集团引领、突出项目带动,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项目建设进程,大力推进宝鸡市工业集群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宝鸡市工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仍保持良好,企业培育数量提高,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工业经济较快发展。
一、总量、增速发展较快
2012年,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690.61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较三季度、去年全年分别提高0.3、3.3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934.69亿元,同比增长22%,较三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
二、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工业增长特色突出
1、重工业超过宝鸡市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
2012年,宝鸡市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19.37亿元,同比增长22.7%,增速分别高于宝鸡市及轻工业0.7、3.1个百分点,对宝鸡市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拉动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7.6个百分点。轻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15.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6%,轻、重工业产值比由去年的20.3:79.7调整到21.5:78.5。
2、股份制企业增速高于宝鸡市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
2012年,股份制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74.27亿元,占宝鸡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4%,同比增长23.1%,增速分别高于宝鸡市及国有企业1.1、0.8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拉动宝鸡市工业增长11.8个百分点。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对宝鸡市增长的贡献率为41.3%,拉动宝鸡市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
3、市县企业增速高于中省企业15.1个百分点
2012年,市、县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75.06亿元,同比增长25%,超中省企业6.4个百分点,占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2%,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4、重要支柱产业快速增长
2012年,宝鸡市八大支柱产业中,四个产业增速超过宝鸡市平均增速,分别是有色冶金工业增长32.2%,能源化工工业增长32.3%,医药制造业增长3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5%,这四个产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29.88亿元,同比增长31.4%,对宝鸡市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拉动宝鸡市工业增长15.8个百分点。能源化工工业由于麟北煤田部分企业相继投产,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20.99亿元,占宝鸡市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1.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52.85亿元,同比增长95.1%。
增速较低的有装备制造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2.27亿元,同比增长5.3%,食品工业实现总产值294.17亿元,同比增长19.2%。
5、半数行业增速达到宝鸡市平均增速
2012年,宝鸡市30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15个行业增速超过宝鸡市平均增速。在产值占比最大的5个行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中,有3个行业增速超过30%,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3个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39.13亿元,占宝鸡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8.2%,同比增长33.9%,对宝鸡市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9%,拉动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12.1个百分点。
6、大企业集团带动宝鸡市工业平稳增长
2012年,石油钢管、宝鸡卷烟厂、秦川机床等12户大企业集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83.02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高于宝鸡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对宝鸡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3.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7个百分点,占宝鸡市工业总产值的50.8%。
7、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平稳
2012年,宝鸡市3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的有19种,其中8种产品增幅在20%以上。增幅较大的产品有: 塑料制品10.36万吨,增长72.9%;陶质砖1.54亿平方米,增长64.2%;钢材402.76万吨,增长50.4%;发电量128.8亿千万时,增长25.8%。
8、企业亏损面、亏损额双回落,利润提高
1-11月,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除跨地区企业)亏损企业101户,较去年同期减少11户,亏损企业亏损额4.8亿元,较上年同期降低34.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9.9亿元,同比增长54%。
三、存在问题
今年,宝鸡市工业经济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在房地产市场、货币市场等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经济仍呈现回落态势。从宝鸡市看,优势产业增速放缓、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重点企业生产下降等情况依然存在。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影响,推动工业经济“调结构、促转型”发展目标,将是宝鸡市工业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
1、支柱产业依旧疲软、重点行业下滑明显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技术型改革及战略性转型的重点行业,是衡量宝鸡市转型升级成果最主要的砝码。今年以来,宝鸡市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制造业在需求市场萎缩的影响下,增速持续走低。全年,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82.27亿元,占宝鸡市总产值的24.9%,同比增长5.3%,较去年下降13.5个百分点,对宝鸡市增长的贡献率为7.1%,较去年下降13个百分点,拉动宝鸡市工业仅增长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装备制造业中累计产值超过50亿元的行业大类依次为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这4个行业除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速超过宝鸡市平均以外,其他行业均呈现个位数增长或负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19.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9.7%。
2、产销率持续走低,两项资金占比不断提高
2012年,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729.88亿元,同比增长16.3%,产销率为89.4%,较去年降低1.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从财务指标看,1-11月份,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合计708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应收账款及产成品两项资金达到316亿元,同比增长22.2%,占流动资金比例为44.6%,其中上半年、三季度的两项资金占比分别是41.8%和42.5%。与去年全年两项资金占比39.8%相比,宝鸡市两项资金占比持续走高,企业资金链压力不断增大。
3、中小企业发展缓慢,对宝鸡市工业增长支撑不足
截止年底,宝鸡市39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企业373户,占到总户数的93.7%,中小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00.51亿元,占宝鸡市总量的41.4%,同比增长16.1%,分别低于宝鸡市及大型企业5.9和9.4个百分点,对宝鸡市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拉动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1个百分点。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发展慢,成为制约宝鸡市当前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建议与措施
针对当前宝鸡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1、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加速提高企业转型力度
从宝鸡市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看,大企业发展瓶颈凸显,小企业发展贡献不足,转型需求前所未有。应从政策上、考核上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从产品创新向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发展,从由产品要效益向由服务要效益转型。积极开展科技专项的申报和实施,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利用宝鸡市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和研发优势,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的高度集中,将提升科技进步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不断拓展企业盈利面及盈利空间,以效益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2、加大保产促销力度,促进企业经营良性运转
各级、各部门应加强对产销衔接脱节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深入调研,以行业为基准,分析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及市场发展,出台行之有效的保产促销政策,确保企业销售渠道顺畅、生产经营运转正常。抓好中省已出台的各项保增长政策的落实,争取更多资金、项目投向宝鸡。同时,促进企业信息化平台搭建,全面提高企业掌握市场走势、价格变动的能力。
3、继续做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
今年,宝鸡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53户(目前仍有8户在国家统计局审批流程中),全年产值总量将增加35亿元,对宝鸡市工业总产值的贡献达到2%。与全省其他地市比较,宝鸡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规模不大,特别是新建企业数量偏少,从2012年宝鸡市新建企业情况看,9户新建企业中年产值过10亿元的仅有郭家河煤矿,过亿元的3户。建议宝鸡市工信局在加强对各县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考核的基础上,量化考核新增企业对所属县区产值增长贡献率,以数量、质量全面提高推动宝鸡市工业产值的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