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宝鸡市共有18岁以上的妇女148.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9.2%。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将妇女事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全市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障,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妇女事业蓬勃发展。
一、发展状况
⒈劳动权利得到保障。2017年,全市妇女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高素质劳动者不断增加。长期以来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正逐步消除,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不断提升,就业层次不断提高。2017年,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为36.6%,比2016年提高0.1个百分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为21.5%,提高0.4个百分点。
⒉接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全市酷爱学习的妇女逐年增加,受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2017年,全市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女生为34075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的65.1%。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5年,高于2010年全国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0.7年。
⒊妇女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妇女卫生保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妇女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17年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98.57%,比2016年提高1.7个百分点;妇女常见病检查率为44.2%,好于上年。全市婚前医学检查率为77.15%,比上年增加39.15个百分点。
⒋妇女社会保障水平稳步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妇女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7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女性人数为12.4万人,比2016年增加0.5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女性人数为11.6万人,增加0.31万人。女职工劳动保护不断加强。宝鸡市积极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妇儿工委和各级工会始终把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放在工作首位,有力地保障了全市女职工的合法权益。2017年建立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5%以上,有效的保护了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⒌妇女法律援助机制进一步健全。“十三五”以来,我市不断健全妇女法律援助工作机制,鼓励各类法律服务机构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并通过多种宣传渠道提高妇女的法律维权意识。2017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援助的妇女达到671人,比上年降低1%。
⒍妇女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市持续完善妇女健身活动场所,积极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2017年,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188个,保住了上年同期水平;体育生活化社区实现全覆盖,为妇女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场所。另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继续保持上年良好水平,分别达到100%和41.39%。农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均为98%,分别比上年增加1.8和3个百分点。
⒎妇女参政议政水平增强。2017年,市级政府领导班子配有女干部的班子比例为100%。在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人选中,均按要求配备了女代表、女委员。省人大代表54人,其中女性15人;省政协委员17人,其中女性4人。市人大代表388人,其中女性99人;市政协委员390人,其中女性94人。
二、存在问题
1.妇女健康服务面临挑战不容忽视。两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后,累积生育需求集中释放,出生人口数量增加,孕产妇特别是高龄孕产妇增加,发生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风险增大,增加了孕产妇死亡率反弹的机率,妇幼健康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服务资源都面临新挑战。
⒉妇女就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2017年,宝鸡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占36.6%,明显低于男性。
⒊个别规划目标缺乏基础数据。一是部分指标部门统计口径与《规划》指标口径有差别,制定的目标值也有不同;二是个别指标部门根本不进行统计,尤其是分性别统计数据缺失较多,导致对相关领域目标的完成情况监测困难。
三、几点建议
⒈加强妇女健康宣传指导。加强对育龄妇女的保健和孕期生活常识方面的技术指导,广泛开展针对育龄妇女及孕期妇女的管理和妊娠、分娩的指导,增强其自我保健知识和自觉参与意识,不断扩大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覆盖面,切实降低孕产妇特别是高龄孕产妇的死亡风险,为“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奠定基础。
2.完善妇女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就业渠道,消除就业、创业中的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查处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强化妇女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增强参政意识。
⒊加强妇女事业统计工作。首先,要对《妇女儿童情况》统计表中196个指标,组织各部门、各行业的统计、社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进行逐一分析、论证、审核,使所有统计指标含义明确,易于实际操作。其次,对诸如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标准等指标要坚决剔除,爱惜统计基层一线人员的付出,尊重他们的劳动。第三,国家、省、市、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要采取多种方式,对从事妇女发展事业统计的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妇女发展事业统计队伍,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时代提供统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