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首页>数据公开>统计公报 > 县区公报
2012年千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7-09-18 14:43
来源: 未知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
千阳县统计局
2013年3月27
 
  2012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运行态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政策,坚持调结构、促转型、谋发展的方针,加速建材工业、文化旅游、新农村、城镇建设,奋力打造西部建材基地、三秦最美乡村、生态宜居新区、文化旅游名县和谐幸福之城,全县经济社会高点起步,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
一、 综     合
2012年全县GDP达到2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4亿元,比上年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11.65亿元, 比上年增长31.4%;第三产业增加值5.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4.1、44.9、21.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839元,比上年增长33.5%。
    全县非公有制增加值12.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8.2%。
二、 农    业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突出项目建设和“抓示范、推模式”两个重点,加快“大企业引领、大园区承载、大合作推进”三大突破,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推广果畜结合、粮经配套、瓜菜轮作等循环农业模式,主导产业效益稳步提升。海升苹果、鲁桑园、西农苹果试验站项目等现代化农业项目落地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个,新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21个,其中:新绿奶业、兴鑫工艺品合作社被省农业厅命名为百强合作社。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845.4公顷,比上年下降4.4%,粮食总产量达6.13万吨,增长14.2%,实现九连增。
  表1.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61280
14.2
       夏粮
26448
18.2
       秋粮
34822
11.4
     油料
878
-7.3
     水果
16156
1.1
     蔬菜
73724
-4.4
     药材
1902
111.3
     蚕茧
1398
-2.9
     奶类
126998
-4.3

 

  蚕桑生产稳步提高。全县桑园面积稳定在2.7万亩,全年蚕茧总产量达到1398吨,实现产值4679万元。
  林业生产良性发展,绿色千阳建设效果显著。全年造林面积3.20万亩,人工造林1.7万亩,核桃产量达到1920吨,同比增长3.9倍。
  奶畜业生产稳步提升。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35个,千头现代化奶牛场3个,着力培育高产奶牛核心群,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县大家畜年末存栏5.76 万头,其中奶牛4.21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4.0%、13.0%;奶山羊年末存栏6.82万只,比上年下降1.98%;生猪年末存栏1.94万头,比上年增长2.5%;家禽年末存栏21.16万只,比上年增长1.98%;肉类总产量0.69万 吨,比上年增长3.6%;奶类总产量12.70万吨,比上年下降4.3%,蛋类总产量0.17万 吨,比上年增长10.7%;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0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1%。新注册“千湖姑娘”牌蚕丝被、“绿神源”牌保健茶2个商标,完成了8镇98村515个村民小组、3.09万户的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三、工 业、建筑业
2012年新增嘉禾、博桦、宏鑫陶瓷规上工业企业3户,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3.92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其中规上工业产值达22.11亿元,比上年增长45.1%,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68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41亿元,比上年增长43.5%。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 7.4%,年内施工工程173个,其中:本年新开工149个。             
 表2:201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水泥
万吨
79.8
-45.3
乳制品
4850.9
18.2
#液态奶
2610.9
117.1
白厂丝
158.5
41.8
瓷砖
万平方米
15457.7
6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68亿元,同比增长40.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8亿元,同比增长44.9%。第二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3亿元,同比增长7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57亿元,同比增长4.2%。
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其中:千湖湿地公园建设完成投资7808万元,宏鑫陶瓷完成投资2.8亿元建成高档内墙砖生产线,年产40万吨石灰石和30万立方米商砼搅拌站完成投资2.28亿元,千和雅居、东海家园、平江营锦绣园、雅泰苑高层住宅建设完成投资3.63亿元,县城集中供暖项目及西区管网建设完成投资0.67亿元,县城东、西区全部实现冬季集中供热。
五、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普通中小学31所,其中:普通高中1 所,在校学生2198人,比上年增长8.5%;职业中专学校1 所,在校学生1288人,比上年减少5.4%;全县初级中学4 所,在校学生3955人 ,与上年比减少13.3%,连续八年呈现下降;小学26 所,在校学生7704人,比上年减少12.1%,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全县幼儿园15所,在园人数3459人,比上年增加23.8%。 2012年高考一、二本以上上线率41.5%、名列全市县区第二,全县考入本科学生476人,比上年增长23.3%。
表3:2012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各类学校
2012年招生
在校学生
2012年毕业生
普通高中
825
2198
652
中等职业教育
603
1288
495
初中
1155
3955
1549
小学
964
7704
1649

 

       2012年全县申报科技项目15个,争取省市科技项目9项124万元,全县共申报专利34项,张家塬镇曹家塬村民李宝智研发的多用覆膜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六、运输、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完成增加值7988万元,比上年增长7.4%。年末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21263辆,其中:汽车4711辆、汽车货车2123辆,客车1825辆,挂车1191辆,汽车驾驶人员9674人。公交线路增至3条,出租车40辆,小轿车快步迈入私人家庭。
全年完成货运量 706.1万吨,比上年增长13.2%,货运周转量15495.6万吨公里,增长13.6%;客运量164.8万人次,增长15.6%, 客运周转量8162.1万人公里,增长14.9%。境内铁路里程31公里,高等级公路30公里、普通公路里程1106 公里,千阳-西安直达高速客车增至每天4趟,省道212线千阳岭段因山体滑坡塌陷中断16个月后于12月25日修复通车,县城石坊街于7月10日开通了红绿灯,交通井然有序。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606.9万元,比上年增长15.6%;本地固定电话年末用户9150户,移动电话用户78321户,比上年增长1.4%;建成宽带网运行系统,数据用户6680户,比上年增长1.1倍,信息资源渠道更加宽广。
千湖湿地建成了以门户区、秦风民俗园、鸟类观赏区、水生植物园,修建了廊道、游步区路、亲水平台、六角亭、仿木栈道等湿地景观并于7月10日千湖湿地亲水湾成功举办了宝鸡市第一节文化旅游节暨千湖湿地开园仪式和全国动力伞邀请赛,规划修建了燕伋望鲁台台阶通道、燕伋广场、雕塑,燕伋塾院等景观,极大的丰富了文化底蕴,莲花山狩猎厂建成了飞碟靶区、弩箭射击场、狩猎区、自然风景欣赏于一体的景观,极大的丰富了旅游生活,受到游客的青睐;逐步形成了以千湖湿地公园、燕伋文化为重点,以莲花山狩猎场、乡村游为补充,以民间工艺品、观光农业采摘园为卖点的特色旅游格局。
七、商业贸易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2亿元,同比增长17.3%。按行业分:批发0.4亿元、增长14.8%,零售业3.60万元,同比增长18.3%;住宿餐饮业0.85亿元,同比增长7.5%。肉、菜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通讯、石油销售旺势明显;春天服饰广场、乐万家购物超市销售态势良好,客都购物广场、西关超市、邮政超市精心打造蛋、菜、果等日常生活品廉价柜台,提升卖场人气;千阳商场经过半年时间的顺利改建,装上县城商场第一部斜坡电梯,重新营业,顾客盈门;县新城区人民路西端尚品·美家家具城12月正式营业;武汉商贸城、好运来超市、特步专卖店、星期六鞋城、名烟名酒专卖广场等商贸企业购销两旺,以移动智能电话为代表的通讯器材消费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实现双增。2012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9.24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9.83亿元,同比增长21.7%。各项贷款余额9.48亿元,同比增长10.2%。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保费收入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全年支付赔款及给付款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业余演出队、自乐班15家,投资216万元为5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文化中心、4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分别配送了锣鼓、乐器等文化器材,投资167万元为39个村建设了农家书屋,投资30元为10个村行政村落实了数字农家书屋设备,即液晶电视、DVD碟机、移动硬盘等。元宵节举办了大戏公演,街道社火游演、电影、灯谜晚会,工艺品展销等活动;7月份在千湖湿地举办了“人文千阳、魅力千阳”篝火晚会,组织文艺演出队下乡演出100多场次,农村电影放映队下乡演出数字电影1200多场次,年初对县城及宝平路、千风路等主干公路沿线33个村、660户民居仿照先秦风格、青砖白墙模式进行了改造,形成了新的亮点。收集整理出版了《千阳述古编》、《燕子文苑》,农民作家朱维创作的小戏《九品官招商》获得全市戏剧一等奖。县广电局强化网络建设,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全年播出广播节目672期、制作播出《千阳新闻》168期、电视专题节目50期。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个,床位490张,每万人拥有病床39张、卫生技术人员53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施,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药品“三统一”覆盖全县,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性体育活动形式多样,组织参加了宝鸡市第四届体育大会及农民运动会。先后举办了机关拔河比赛,篮球运动会,千阳县职工乒乓球赛及全县职工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塑造了文明、健康、和谐的新风尚。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2012年末全县人口133507人,男性69907人,占总人口的52.3%,女性63600人,占总人口的47.7%;全县出生人口1142人,出生率8.78‰;死亡人726人,死亡率5.58‰;自然增长率3.2 ‰。
全年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4870元,比上年增长13.8%;城镇居民可人均支配收入22525元,比上年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7007元,比上年增长17.6%;城乡住房条件明显得到改善。
全县城镇职工中7299名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18880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4379人参加了失业保险,为13307名农村困难群众和2918名城镇困难居民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低保金4174.93万元;新型农村、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累计16401人,为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1613.97万元;为70岁及以上6341人、发放高龄生活补贴108.84万元;农村扶贫搬迁469户1937人,664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上了保障房,农村五保户325人、残疾人保障等惠民政策实现无缝对接。落实学前一年免费幼儿1053人补助资金150.4万元,资助贫困幼儿38人2.85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活补助1588人,192万元;营养改善计划7411人,223万元;考入高等教育贫困大学生入学奖励及救助362人60万元,实施生源地贷款217人128.1万元。110285人参加了新农合,报销住院药费16746人次、2977.92万元、大病救助3707人465.01万元、慢病19人、报销4.19万元,村民门诊统筹报销19.01万人次398.77万元,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
 
注:1.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按现价公布,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公布。
2.人口数和户数为公安部门按户籍统计的年报数;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为计生部门年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