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首页>数据公开>统计公报 > 县区公报
凤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8-04-09 10:42
来源: 凤县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
凤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凤县统计局
 
2018年4月8日
 
  201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争先创优、奋力追赶超越”总目标,全面提速投资增效、工业强基、旅游带动、城镇崛起、脱贫攻坚和品质民生六大步伐,县域经济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1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45.75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26.95亿元,增长8.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167692元。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81.8:14.2调整为4.1:80.9:15.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0.8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0%。图一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0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1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256人。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9万亩,比上年下降2.0%。其中,夏粮2.27万亩,下降0.3%;秋粮6.72万亩,下降2.6%。全年花椒产量4000吨,增长5.3%;核桃3096吨,增长3.2%。大红袍花椒栽培系统被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表一
 

  全年造林面积4.5万亩,比上年增长87.5%。
 
  年末生猪存栏6.73万头,比上年下降1.1%;牛存栏1.8万头,增长6.9%;羊存栏3.03万只,下降0.8%;家禽存栏35.71万只,下降0.8%。肉类总产量10940吨,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7678吨,下降0.5%;禽蛋产量180吨,增长2.9%。林麝存栏量达到1.1万头,被授予“中国林麝之乡”称号。
 
  全年水产品产量65吨,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1.51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62亿元,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4.3%,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图二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达到55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2.15亿元,下降2.1%;实现利税73.19亿元,下降10.8%。
 
  全县在统的8个工业品产量中有5个增长,3个下降。表二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县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1家,与上年持平;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跨地市投资和农户投资)294.42亿元,增长17.8%;跨地市和农户投资17.09亿元,增长77.1%。丰禾山养老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用,全县10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23.6亿元,增长20.4%。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榜单,入选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图三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0.54亿元,其中,住宅投资0.35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11.77万平方米,增长6.0%;商品房销售面积1.35万平方米,下降60.8%。
 
  引进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20个,全年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44亿元,增长25.8%。全力争取中省重大投资,全年共落实上级项目资金12.7亿元。
 
  五、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9.73亿元,增长17.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49亿元,增长3.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6亿元,增长17.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6亿元,下降11.4%。图四
 

  全域旅游发展加速推进,消灾寺、凤凰湖、紫柏山、灵官峡四大核心景区进入商业化开发阶段。策划举办了“清凉避暑季”“浪漫红叶季”“冰雪体验季”等73项精品文化旅游活动,荣获“陕西最佳生态旅游度假地”称号,被评为“感动陕西•2017旅游影响力”十佳旅游县。凤县革命纪念馆入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马场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6%和37.5%。
 
  六、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4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全县境内公路里程达到1420公里,年末拥有载货汽车779辆,载客汽车156辆,其中出租车84辆。太凤高速建设顺利推进,宝汉高速汉坪段竣工通车,月亮湾隧道、灵官峡隧道全面贯通。圆满完成农村公路进村“最后一公里”工程,通村水泥路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达到79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612万元,增长17.1%;电信业务收入6320万元,下降2.5%。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41万户,其中固定电话1.18万户,移动电话达到9.23万户。互联网用户1.98万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7.15亿元,增长24.6%;地方财政收入3.16亿元,同口径增长10.1%。财政支出12.48亿元,增长6.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1.46亿元,增长17.2%;教育2.88亿元,增长2.7%;医疗卫生0.98亿元,增长24.5%;城乡社区事务1.29亿元,下降7.6%;农林水事务支出2.08亿元,增长0.6%。全年投入民生资金10.1亿元,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80.6%。均衡性转移支付达到1.81亿元。图五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0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住户存款34.48亿元,增长13.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7.62亿元,增长1.6%,其中:短期贷款4.97亿元,增长3.9%;中长期贷款10.71亿元,增长5.8%。
 
  全年实现保费总收入5046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172万元,增长18.0%;财产险保费收入1874万元,增长30.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062万元,比上年增长29.9%,其中:寿险业务给付1232万元,增长21.5%;财产险业务赔款830万元,增长44.9%。
 
  八、教育、文化和卫生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所,在校学生3823人,其中高中生1588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4237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215人。幼儿园14所,在园幼儿2032人。中小学专任教师774人。
 
  年末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文化馆(站)10个,图书馆1个,展览馆1座。《羊皮鼓舞》入选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展演作品。年末全县有线广播台1个,卫星地面站(含村村通)1526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安装12579户,其中农村户数5975户。
 
  年末全县医疗卫生计生机构137个,其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95个,疾病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2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0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64张,其中:医院314张,卫生院149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777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196人,护师护士224人。成功创建为市级幸福家庭示范县和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示范县。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0.7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2%,城镇人口比重为59.1%。全县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6.0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3‰。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79元,比上年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884元,增长8.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8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244元,增长9.0%。图六
 
  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1814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2700人,失业保险参保6237人,工伤保险参保14263人,生育保险参保8981人。年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5507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7070人。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69088人,参合率99.7%。
 
  年末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3个,共有养老床位1382张,收养493人。社会福利中心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年末纳入城市低保170户、288人,纳入农村低保1521户、3391人。
 
  全县2420人实现脱贫,12个贫困村稳步退出。40个贫困村实施道路桥梁、饮水安全、农田水利、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47个,完成投资3.7亿元。兑现产业扶持政策资金441.3万元,1386户4019名贫困群众受益。536户贫困群众入住移民搬迁安置房,完成危房改造102户。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246人,贫困群众增收能力持续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享受教育资助341万元。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就医“一站式”服务体系,为每个贫困人口办理了60元的大病医疗补充保险,为每户贫困家庭购买了180元的“助农保”扶贫综合保险。脱贫攻坚“1221”工作机制被新华社专题报道。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县城“五拆”和“一江两岸”改造提升工作成效明显,新建路中段综合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市各县中首家建成智能立体车库,率先投用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荣获“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称号。全县森林覆盖率79.8%。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9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7%。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0.387吨标准煤/万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到3.69%。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44天,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成功创建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县政府被授予省级应急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双石铺镇被命名为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镇。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1起,死亡9人,无较大事故。
 
  注释:
 
  ⒈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⒉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人口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公路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电数据来自县邮政局、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和移动公司;旅游数据来自县文物旅游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凤县支行;保险数据来自县人寿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体育局;文化、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卫生数据来自县卫生计生局;城镇就业、失业、社会保障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安监局;招商引资、环保、城建等数据来自省县域经济监测反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