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陕西经济信息网)
1-7月,陕西经济总体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具体表现为:十市一区工业生产增长稳定,多数区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消费市场持续向好,地方财政收入继续高位增长。
一、 十市一区工业生产增长稳定
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947.47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43.17亿元,同比增长14.95%。从增速看,商洛(29.9%)、汉中(27.8%)和杨凌(24%)位列前三位,延安(9%)增速排名仍居最后。去上半年相比,有4个区市增速加快,分别是延安、咸阳、安康和杨凌,分别加快0.8、0.5、0.2和0.1个百分点;有6个区市增速减缓,分别是渭南、商洛、宝鸡、汉中、榆林和西安,分别减缓0.1、0.1、0.2、0.2、0.2和0.4个百分点。从绝对值看,榆林、西安和延安名列三甲,工业增加值分别为817.43亿元、527.34亿元和418.08亿元。
图1 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图例 (单位:亿元 %)
二、多数区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1-7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4884.05亿元,同比增长29.1%。从增速看,杨凌、铜川和宝鸡排名前三位,增速分别达到44%、33.3%和31.4%;延安、西安和榆林增速不及30%,排名后三位。与上半年相比,有铜川、渭南、商洛和延安4个区市增速加快,分别加快1、0.6、0.4和0.1个百分点;其余7个区市增速均小幅回落。从绝对值看,名列前三位的是西安(1675.06亿元)、咸阳(582.85亿元)和榆林(519.84亿元)。
图2 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图例 (单位:亿元 %)
三、消费市场持续向好
1-7月,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22.22亿元,增长29.1%,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7月份,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3.98亿元,同比增长32.7%。十市一区中,铜川、延安和汉中消费增长最快,增速分别达到34.3%、31.1%和31.1%,位列前三位;商洛增长最慢,增速为21.9%。去1-5月相比,除宝鸡和铜川2个区市增速回落0.1和0.2个百分点外,其余9个区市增速均加快,其中杨凌、汉中和延安增速增幅最大,分别加快了4.7、3.7和2.4个百分点。从绝对值来看,西安(778.95亿元)居于首位,超过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半,榆林(76.33亿元)和宝鸡(67.7亿元)分列二、三位。
图3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及增长率图例 (单位:亿元 %)
四、 地方财政收入继续高位增长
1-7月,全省完成财政总收入1715.57元,增长62.2%,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3.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性收入1053.3亿元,增长95.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8.1个百分点。十市一区中,榆林、铜川和咸阳以46.8%、46.6%和45.2%的增速排名前三位,安康以22.5%的增速排名最后。与上半年相比,除延安和汉中增速加快5.4和1.6个百分点外,其余区市增速均回落,其中榆林增速降幅最大,达到3.4个百分点。从绝对值来看,名列前三位的分别是西安(192.9亿元)、榆林(99.68亿元)和延安(69.01亿元)。
图4 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及增长率图例 (单位: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