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首页>数据公开 > 最新发布
2014年前三季度陕西省十市一区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4-11-07 11:26
来源: 未知
X
市政府门户网站提醒您: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省委、省政府坚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发展战略,着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稳增长措施。前三季度,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提质增效稳步推进,经济运行“新常态”特征进一步显现。

 

一、生产总值平稳增长,延安、西安和榆林对全省经济增长影响最大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整体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经过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1567.42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比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居第六位,较前上半年前进了一位,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占比提高了0.03个百分点。位次前移,占比提高,反映出陕西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依然运行在上升通道。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7.4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6497.99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4301.95亿元,增长7.6%

分地区看,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延安、西安和榆林增速较低以及商洛、安康、咸阳和铜川增速大幅回落拖累所致。延安、榆林和西安3GDP占全省的55.6%,前三季度增速排名全省后三位,其中延安和榆林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商洛、安康、咸阳和铜川4GDP占全省的26.8%,增速均比去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以上,回落幅度大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前三季度全省经济增长形成了一定的拖累。

从增速看,十市一区中,除延安和榆林外,其余八市一区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同;其中增速排名全省前三位的是杨凌、铜川和汉中,分别为12.7%11.8%11.7%,咸阳退出增速最快前三名;延安、榆林和西安增速排名全省后三位,分别增长5.7%8.5%9.8%。与去年同期相比,十市一区除延安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榆林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以外,其余8个区市生产总值增速全部回落,回落幅度小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仅渭南和汉中2市,分别回落 1.3个和1.2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排名前三位的为商洛、宝鸡和铜川,分别回落3.0个、2.7个和2.5个百分点。

从绝对值看,西安、榆林和咸阳生产总值继续排名前三,分别为3458.20亿元、2010.25亿元和1306.73亿元。

     1     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单位:亿元 %

 

地区

20131-9

20141-9

20141-9月增速

累计(亿元)

增长(%)

累计(亿元)

增长(%)

排名

同比升降

西安

3139.46

11.5

3458.20

9.8

9

-1.7

铜川

214.51

14.3

227.50

11.8

2

-2.5

宝鸡

1033.4

13.7

1104.48

11.0

6 

-2.7

咸阳

1186.33

13.6

1306.73

11.2

5 

-2.4

渭南

860.99

12.0

937.97

10.7

8

-1.3

延安

940.71

5.0

961.97

5.7

11

0.7

汉中

552.43

12.9

624.37

11.7

3

-1.2

榆林

2023.97

8.5

2010.25

8.5

10

0.0

安康

401.83

13.7

463.77

11.4

4 

-2.3

商洛

325.08

13.7

367.48

10.7

7

-3.0

杨凌

55.83

14.5

61.66

12.7

1

-1.8

全省合计

10579.43

11.1

11567.42

9.6

 

-1.5

 

 

二、 工业生产基本稳定,商洛、安康和汉中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504.5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工业增加值5407.9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主要得益于商洛、安康和汉中的高速增长,这3个市的增速均高于全省增速6个百分点以上;延安增速虽然低于全省增速,但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拖累比去年同期有所减轻;占比最大的榆林和西安2市增速减缓直接拖累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从增速看,十市一区中,延安和榆林2市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4.8%9.5%,排名全省后两位;商洛、安康和汉中增速排名前三,分别为19.9%18.5%17.7%。与去年同期相比,十市一区除延安和榆林增速分别加快1个和0.2个百分点外,其余区市全部回落,且增速回落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回落幅度排名前三位的为商洛、杨凌和安康,分别回落7.5个、6.1个和5.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最小的是渭南,回落3.7个百分点。

从绝对值看,前三季度榆林以1351.58亿元排名第一,西安和延安分别以838.83亿元和673.70亿元排名第二、三名。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单位:亿元  %

 

地区

20131-9

20141-9

20141-9月增速

累计(亿元)

增长(%)

累计(亿元)

增长(%)

排名

同比升降

西安

880.6

16.1

838.83

11.5

9

-4.6

铜川

131.99

19.1

135.85

13.7

6 

-5.4

宝鸡

532.5

18.1

529.73

12.9

7 

-5.2

咸阳

588.39

19

625.91

14.4

5 

-4.6

渭南

415.99

16.4

443.04

12.7

8

-3.7

延安

679.29

3.8

673.70

4.8

11

1.0

汉中

190.89

21.8

188.38

17.7

3

-4.1

榆林

1416.16

9.3

1351.59

9.5

10

0.2

安康

168.46

24.3

206.7

18.5

2

-5.8

商洛

107.65

27.4

128.7

19.9

1

-7.5

杨凌

22.13

22.3

23.46

16.2

4 

-6.1

全省合计

5217.48

13.3

5407.9

11.4

 

-1.9

 

 

三、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榆林和西安拖累明显

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828.89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但较10年来最低点的今年1-5月回升了0.3个百分点,扭转了自去年5月份以来持续下滑态势。同时,我省投资增速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6.7个百分点,主要是受榆林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下降15.4%,直接下拉全省增速1.22个百分点所致;西安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也直接影响了全省增速。前三季度,杨凌、汉中、咸阳和渭南4个区市增速回落幅度小于全省平均水平,宝鸡持平,其余6市增速回落幅度大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增速看,十市一区中,榆林、西安和延安3市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15.4%17.0%18.4%;其余8区市投资增速差异不大,基本都在19-23%之间,其中增速最快的为杨凌,达23.5%;咸阳和宝鸡分别为22.0%21.8%,排名第二、三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十市一区增速全部回落,其中,榆林回落幅度最大,由上年同期增长12.0%变为下降15.4%,降幅高达27.4个百分点,延安和商洛降幅紧随其后,分别下降9.1个和7.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最小的是杨凌和咸阳,分别回落5.1个和5.4个百分点。

从绝对值看,西安、咸阳和宝鸡名列前三位,分别为4074.52亿元、1709.36亿元和1445.43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单位:亿元  %

 

地区

20131-9

20141-9

20141-9月增速

累计(亿元)

增长(%)

累计(亿元)

增长(%)

排名

同比升降

西安

3482.77

24.7

4074.52

17.0

10

-7.7

铜川

188.83

28.1

240.80

21.2

6

-6.9

宝鸡

1104.48

28.5

1445.43

21.8

3

-6.7

咸阳

1372.02

27.4

1709.36

22.0

2

-5.4

渭南

917.42

27.4

1111.39

21.1

7

-6.3

延安

837.72

27.5

991.74

18.4

9

-9.1

汉中

365.03

27.1

461.45

21.5

5

-5.6

榆林

1198.22

12.0

1013.85

-15.4

11

-27.4

安康

307.44

28.0

389.68

21.7

4

-6.3

商洛

348.99

27.1

446.73

19.3

8

-7.8

杨凌

60.50

28.6

75.89

23.5

1

-5.1

全省合计

10788.86

25.6

12828.89

18.9

 

-6.7

 

 

四、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除榆林外各区市增速相对稳定,其中咸阳、渭南、铜川和宝鸡增速在14%以上,对全省的贡献度提高

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74.2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但较全国高0.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97.13亿元,增长13.9%,增速比上半年和去年同期均回落0.7个百分点,但较全国同期高4.4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仅较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杨凌和咸阳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对全省的贡献度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而中榆林、铜川、安康和汉中增速回落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直接拖累了全省增速。

从增速看,十市一区中,咸阳、渭南、铜川、宝鸡、延安、汉中和杨凌7区市增速高于全省增速,其中咸阳、渭南和铜川排名全省前三位,分别为14.6%14.4%14.3%;西安增速与全省持平,榆林、商洛和安康3市增速低于全省增速,其中榆林和商洛位居后两位,增速分别为7.0%、和12.1%。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速加快的有杨凌和延安2个区市,分别加快3.1个和1.5个个百分点;咸阳持平;其余8市增速均有小幅回落,其中,榆林回落幅度最大,回落3.1个百分点,铜川回落1.3个百分点,其余各区市回落幅度均未超过1个百分点。

从绝对值看,西安以2037.52亿元排名第一,咸阳和宝鸡分别以379.92亿元和377.29亿元排位第二、三名。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率(单位:亿元  %

 

地区

20131-9

20141-9

20141-9月增速

累计(亿元)

增长(%)

累计(亿元)

增长(%)

排名

同比升降

西安

1805.51

13.6

2037.52

12.9

8

-0.7

铜川

52.42

15.6

59.92

14.3

3

-1.3

宝鸡

331.09

14.2

377.29

14.0

4

-0.2

咸阳

331.61

14.6

379.92

14.6

1

0.0

渭南

266.72

15.0

305.01

14.4

2

-0.6

延安

122.07

12.2

138.75

13.7

5

1.5

汉中

178.23

14.5

202.57

13.7

6

-0.8

榆林

214.62

10.2

229.54

7.0

11

-3.2

安康

123.12

13.2

138.22

12.3

9

-0.9

商洛

86.37

12.3

96.82

12.1

10

-0.2

杨凌

7.64

10.1

8.65

13.2

7

3.1

全省合计

3519.4

13.6

3974.2

12.9

 

-0.7

 

 

五、 财政收入增速平稳,杨凌和榆林对全省的贡献度提高,而渭南和汉中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截至9月底,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2273.00亿元,增长9.1%,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22.06亿元,增长13.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前三季度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榆林和杨凌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6.1个和4.5个个百分点,对全省的贡献度提高;渭南等5市增速大幅回落,直接拖累了全省增速,其中,渭南和汉中增速分别回落14.210.2个百分点,铜川、西安和咸阳增速回落幅度也均在7个百分点以上。

从增速看,十市一区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杨凌、咸阳、西安、宝鸡和铜川5区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杨凌以31.6%的增速排名第一,咸阳和西安增速均分别为17.0%16.0%,排名第二、三位;其余6市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安康、延安和渭南增速均在10%以下,排名后三位。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榆林和杨凌增速加快,其余9个区市均增速减缓,其中渭南和汉中降幅最大,分别回落14.2个和10.2个百分点。

从绝对值看,西安、榆林和延安继续排名前三位,分别为425.54亿元、185.53亿元和119.19亿元。

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及增长率(单位:亿元  %

 

地区

20131-9

20141-9

20141-9月增速

 

累计(亿元)

增长(%)

累计(亿元)

增长(%)

排名

同比升降

西安

363.78

24.6

425.54

17.0

2

-7.6

铜川

16.84

22.6

16.52

14.4

5 

-8.2

宝鸡

49.26

17.3

54.56

15.4

4 

-1.9

咸阳

57.39

23.1

64.27

16.0

3

-7.1

渭南

51.24

22.9

48.72

8.7

9

-14.2

延安

109.96

12.2

119.19

8.4

10

-3.8

汉中

26.87

21.2

29.08

11.0

8 

-10.2

榆林

177.71

3.9

185.53

10.0

7 

6.1

安康

17.85

13.1

18.89

8.1

11

-5.0

商洛

17.20

16.4

19.21

11.7

6 

-4.7

杨凌

3.79

27.1

4.99

31.6

1

4.5

全省合计

1228.4

13.3

1332.06

13.5

 

0.2

 

 

六、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继续扩大,除汉中外非公经济占比均有所提升

前三季度,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达6072.77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今年同期全省GDP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2.5%,比上年同期52.2%提高0.3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汉中非公经济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其余10区市非公经济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其中安康、铜川和延安非公经济占比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2.0个和1.6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占比最高的前三名是安康、西安和商洛,分别为53.0%52.5%52.1%;占比最低的依旧为延安,仅占20.6%。从绝对值看,西安、榆林和咸阳非公经济总量继续排名全省前三位,分别为1814.46亿元、792.56亿元和551.34亿元。(摘自陕经网)

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及占比(单位:亿元  %

 

地区

20131-9

20141-9

20141-9月增速

 

累计(亿元)

占比(%)

累计(亿元)

占比(%)

排名

同比升降

西安

1638.29

52.2

1814.46

52.5

2 

0.3

铜川

102.96

48.0

113.85

50.0

7 

2.0

宝鸡

512.45

49.6

551.34

49.9

8 

0.3

咸阳

597.84

50.4

671.20

51.4

5 

1.0

渭南

399.59

46.4

446.61

47.6

9 

1.2

延安

179.19

19.0

198.27

20.6

11 

1.6

汉中

288.25

52.2

322.21

51.6

4 

-0.6

榆林

772.74

38.2

792.56

39.4

10 

1.2

安康

204.44

50.9

245.86

53.0

1 

2.1

商洛

165.12

50.8

191.45

52.1

3 

1.3

杨凌

28.07

50.3

31.50

51.1

6 

0.8

全省合计

5519.43

52.2

6072.77

52.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