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支持IPv6

市卫健委:10条“暖心”措施 优化就医环境

来源:宝鸡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17 15:40

今年以来,市卫健委系统按照省市党代会安排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卫健重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出台十条“暖心”措施,不断提升疫情防控水平、优化就医环境,企业、群众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感受度、满意度不断提升,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坚守疫情防控底线。坚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持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建成设置2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累计储备“三公一大”流调人员1954名、隔离酒店140个、房间20644间,全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32万管/日,疫情防控成果不断巩固。

二、改善医疗服务流程。医疗机构门诊大厅设置导诊台和志愿者服务台,配备导诊人员和志愿者,为患者提供热情、主动的咨询服务;优化预约诊疗,推行日间病房、日间手术、预住院模式等便民化服务;二级及以上医院开通网上挂号预约服务,开设军人、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就医绿色通道。

三、优化生育支持措施。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取消生育审批制度,做好生育咨询指导。实行生育登记制度,推行生育登记网上办理、掌上办理、委托办理、承诺办理。

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印发《宝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施方案》,对涉及卫生健康领域的16项改革事项,直接取消审批4项,审批改备案1项,实行告知承诺1项,优化审批服务10项,强力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持续优化卫生健康领域营商环境。

五、推进综合医疗改革。围绕“市级优、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总体思路,召开深化医改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印发《宝鸡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2022-2025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累计建成中省市重点学(专)科177个,胸痛、卒中等“五大中心”覆盖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广眉县、岐山、凤翔3个国家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经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坚持“一支队伍、一个标准、一律亮证、一次性联合”规范文明执法,持续加大医疗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餐饮具消毒单位卫生的监督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医托医闹、非法行医、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行为,并定期公示公开、亮相曝光,营造公平法治、竞争有序的医疗市场。

七、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文化宣传,开办“名中医谈健康”栏目,建成岐山岐伯纪念馆,眉县王焘纪念馆,积极推介“岐伯故里”“秦岭药谷”等中医药文化资源。巩固国家中医药先进市成果,启动二级、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完成《宝鸡市生物医药和健康设备产业规划》编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和健康设备产业发展。

八、规范社会办医行为。细化政策措施,坚持非禁即批,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在推进综合医改的过程中,预留社会办医空间,支持民营医院加入医疗联合体,稳步推进诊所备案制全面落地,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加健康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

九、提速重点项目建设。加力推进总投资96.17亿元、年度投资29.21亿元的40个卫健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市中医医院分院正在进行内部装饰和设备采购,市中心医院港务区分院(市传染病诊疗中心)项目正在加快主体施工,市妇幼保健院高新分院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科技新城院区项目进入立项审批环节。

十、营造优良执业环境。深入推进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持续开展医疗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大力优化行业作风、改善医疗服务、提高监管质量。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开展“十四五”廉洁从业行动,建立落实“九项准则”长效机制,树新风、扬正气、正行风。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